东北网10月24日电 23岁的王伟东带着在部队获得的全军优秀班长、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的大红证书,转业到佳木斯机务段,当上了一名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司炉工。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他迈着踏实的脚步,无怨无悔,一步步地从普通的司炉工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如今,他驾驶着机车已经安全走行30万公里无事故。在省技术业务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被授予黑龙江省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十大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伟东告诉记者,新时代工人不掌握现代技术,就无法更好地服务本职工作。这是他的体验之言。
在刚更换内燃机车时,他转包了东风4型内燃机车。可第一次担当乘务,就遇到了麻烦:机车无流无压,不能牵引,他自己又不会处理。而检修师傅仅用十几秒钟就处理完毕。造个大红脸的王伟东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技术,连这点故障都解决不了,今后还咋开车?
于是,自费买来大量关于内燃技术方面的书籍,先后自修了《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常见故障处理与维修》等多种业务书籍,光练习绘图的草纸就用了两胶丝袋子,掌握了近百种机车故障处理方法,写出了近5万字的学习笔记。
王伟东现在只要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就能把故障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他编著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五大病害防治措施》、《平地模拟一次乘务作业标准》和《应急故障处理50条》在全分局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研究发明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全面检查的顺序小线,还被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机车检查的标志品牌——“伟东线”。
王伟东在学技术、练硬功上先行了一步,但也不忘记带动身边的同志一起钻研。在段领导的支持下,他组成了尖子集团,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尖子和能手,有活技规、活电路图、活故障处理、机车检查、给油能手等。“以前,我有时候一天接到三四个‘问题’电话,现在我三四天才接到一个‘问题’电话,娴熟掌握技术的工人越来越多了。”
2001年王伟东受段领导的委托,组建了“110”机车故障信息指挥中心。不算宽裕的家境中,他自费购买了手机、传呼机,乘务之余24小时解答运输线上的每个故障难题。几年中,接到“110”故障信息电话269个,避免了128列列车晚点、机破,保证了大动脉的运输安全正点。
面对因患股骨头坏死拄拐的妻子,精神失常的妹妹,老弱多病的父母。“在工作面前,我只能顾大家,撇小家。”王伟东实实在在地说。
2004年春,开通佳木斯至哈尔滨南直通列车,王伟东为首趟哈南线列车全程添乘指导,从头一天的17时到次日5时,他在机车上奋战了12小时,而此时妻子正在住院治病,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而哈南线开通以来,王伟东遥控指挥处理了9起机车故障。由于过度操劳,他腰间盘突出的病犯了,两名乘务员把他搀扶着送回家。第二天,病情稍加好转,他和病弱的妻子打声招呼,又出现在现场了……
如今成为车间主任的王伟东,不断告诫自己:不能躺到荣誉簿上,那都是过去。现在王伟东忙碌之余,学习计算机、干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