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电 东宁县是牡丹江地区被野猪“侵犯”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记者24日从牡丹江东宁县林业局了解到,东宁县目前正在建设省级生态县,加大对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今年不会捕杀野猪。即使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捕杀指标,也不会进行捕杀。该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杀野猪不能解决山区农田被破坏的根本问题。
![]() |
杀野猪不能解决山区农田被破坏的根本问题 |
野猪没多到非杀不可程度
据东宁县林业局局长姜涛介绍,东宁县森林覆盖率达87%,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东宁县生态工程建设从2002年起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退耕还林9.5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面积0.5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3.6万亩。加之,常年都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加强,东宁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野生动物的种类得到恢复,数量有所增加。
野生动物多了,也出现了野生动物光顾农田的事件。据东宁县林业局不完全统计,2005年,野猪和黑熊等野生动物啃食、毁坏4个乡镇28个行政村的庄稼5158亩。主要毁坏的是玉米、大豆、倭瓜和向日葵等农作物。
“虽然野猪数量增多,毁坏了部分农田,但还没有达到泛滥程度。”姜涛说,如果野猪的数量超出本地的承受能力,或是对其它物种造成了危害,进行适当捕杀是有必要的,但东宁县的野猪数量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因此,他们今年不会捕杀野猪,即使上级部门下达捕杀指标也不捕杀。
据了解,牡丹江市林业局已接到省林业厅关于牡丹江市捕杀野猪的批复,限额捕杀50头。
山不“丰收”人侵野猪领地
姜涛认为,近几年出现野猪吃庄稼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两年不“收山”,即森林树木的果实不丰收,野猪寻找食物困难;另一方面是人侵占了野猪的领地。
据姜涛介绍,野猪是食草动物,主要在森林里寻找食物,以柞树(俗名“橡子树”)果实橡子为主。正常年份,野猪拱柞树,使树上的橡子掉下来,然后食用。由于天气原因,近两年不“收山”,橡子的收成不好,个别野猪吃不饱,就下山寻找食物,也就出现了啃食、毁坏庄稼的事情。如果以后“收山”,橡子多了,野猪就不会下山毁坏农田了。
据悉,东宁县被野猪光顾的农田都在山区或近山区。“人给野生动物足够的生存空间,就会减少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损害。”姜涛说。
“杀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东宁境内野猪的数量近几年明显增多,至少有上千头,捕杀几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姜涛说,野猪数量的增多,不同程度地毁坏了农田,捕杀几头,野猪还会毁坏农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据姜涛介绍,这两年野猪增多,他们就组织各乡镇成立护秋队,用敲鼓打锣、放鞭炮以及鸣枪等方式驱赶野猪,减少农民的损失。虽然有些野猪很难驱赶,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主要的矛盾是野猪毁坏庄稼后,没有补偿标准。如果有关部门出台了补偿标准,就可以按毁坏农田的程度和面积,给受损农户一定的补偿。这样就既可以保护野猪也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据悉,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近几年东宁县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工程,让农民从林地里走出来。仅2006年春季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756.4亩。林业局还同劳动保障等部门,给这些退耕还林的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保护野生动物方面考虑,对野猪也不适合进行捕杀,保护野猪也是保护野生东北虎。姜涛讲,有关专家对野生东北虎的行踪研究发现,野生东北虎是跟随着大群野猪的踪迹行走的,因为野猪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因此,保护野猪,也是保护野生东北虎,为野生东北虎提供食物。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野生东北虎的种类不受影响,使之生存繁衍。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想办法保护野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