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7日电 哈尔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座谈会26日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在会上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重任,责无旁贷。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营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舆论氛围。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方存忠主持。市领导张少良、聂云凌出席座谈会。
市文联、市文化局、哈报集团、市社科院、南岗区委宣传部等哈尔滨市部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负责人、专家学者,在会上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杜宇新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要深刻领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的治国方略,也是新的治国理念。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催生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引领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道德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和谐观念,培养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杜宇新强调,要扎实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通过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要善于把我们倡导的和谐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和兴奋点入手,传播和谐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对错误的思想言论决不能听之任之,对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决不能任其发展。
杜宇新指出,要积极探索和谐文化的实践形式。建设和谐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解和口号化的宣传,必须更加自觉的学习,更加主动的创建。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要联系哈尔滨的实际,把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与哈尔滨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认真总结推广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已经在哈尔滨市开展的志愿者、邻居节等活动,都是群众在实践当中创造的和谐文化建设的好形式,好载体。要善于发现总结,使其完善提高,推而广之,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建设,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经营机制,办好加快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