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尔滨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26日召开
2006-10-27 11:10: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季佳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7日电 哈尔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昨天召开,会议围绕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进行座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在会上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重任,责无旁贷。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深入地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营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舆论氛围。市委副书记方存忠主持会议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市领导张少良、聂云凌出席会议。

  会上,市文联、市文化局、哈报集团、市社会科学院、南岗区委宣传部等哈尔滨市部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杜宇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会所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杜宇新强调,要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新的治国方略,也是新的治国理念;既是社会建设,也是文化建设,凝结着我们党的艰辛探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丰富和深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只有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和谐观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扎实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重要概念,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工作的各个方面。

  ———扎实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着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引导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扎实开展和谐文化的宣传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要善于把我们党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入手,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和谐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对错误的思想、言论决不能听之任之,对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决不能任其发展。

  杜宇新强调,要积极探索和谐文化的实现形式。建设和谐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因此不能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解和口号式的宣传,必须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主动地创建。

  ———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真正学懂、弄通。要联系哈尔滨的实际,将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用于指导哈尔滨的发展和实践。

  ———要认真总结推广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创造的好形式、好载体,使其完善提高、推而广之。同时,要创造一些和谐文化建设的好品牌、好载体,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建设,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一方面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