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8日电 由于同属北方,生活习惯相近、语言交流没有障碍,大连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输出地之一。据粗略统计,目前在大连务工创业的龙江籍农民工多达10多万人。从服装加工、水产品加工到餐饮服务、运输配货,“龙哥龙妹”的身影活跃在大连各行各业。
龙江籍农民工如今在我们这儿可是“香饽饽儿”,许多企业招工时都争着抢着要找“龙哥龙妹”。大连新光彩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中心主任张秀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龙哥龙妹”以前在大连的口碑可不是这样,省政府驻大连办事处副主任谭云波对此记忆犹新。他说,3年前我省开始有组织地输出农民工之初,他们无论去劳务中介部门还是直接去企业联系用工输出,都处处碰壁。有的企业甚至在招工启事上明确标明“黑龙江籍不招”字样。“这样的局面事出有因。”谭云波告诉记者,以前我省有不少农民工在大连打工。这些人多是投亲靠友、成帮成伙来的,在企业里比较扎堆;而且东北人豪爽,讲义气,一旦一个人受气或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就经常一伙人全上,导致群殴;更有甚者,曾几次发生集体罢工或辞职,让企业生产线被迫停工的事件。而且,北方男孩花钱大手大脚,爱聚堆喝酒,酒后闹事也时常发生,让企业觉得非常头疼。
2004年,我省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之后,大连办率先在驻外办事处中启动了农民工服务站,通过有组织地输出,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服务,注重与用工企业沟通,协助教育管理农民工,以扭转“龙哥龙妹”在外的形象。
省政府驻大连办事处组织劳务对接会、尝试“培务一体”输出新模式、由走出去推销到请劳务中介和用工企业到龙江实地考察等诸多方式,竭力推开转移之门。三年来,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先后与大连有关部门签订了《劳务合作》、《劳务培训》、《劳务维权》协议,与大连10余家劳务中介机构和50多家用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接连召开两次大型劳务输出对接会,组织省内80多家劳务对接团组与大连用工市场对接,向省内提供就业岗位15万多个。
看到政府有如此工作力度,大连用工企业顾虑渐失,对“龙哥龙妹”也由不愿用到争相聘。在大连办去年组织的一次劳务对接会上,许多用工单位和中介机构闻讯不请自来。如大连景宏职业介绍所得知消息后,带着彩色宣传板到办事处要求参会;远在庄河的大连最大的家具企业华丰木业集团,主动打电话要求参会,并提供了大量的用工岗位。如今该企业1800多名员工中,有1000多人来自黑龙江;在大连水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龙哥龙妹”多达1200多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0%多。
在刚刚举办的黑龙江省在连务工优秀“龙哥龙妹”暨最佳合作单位表彰现场会上,大连办的工作人员又接到1000多份“用工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