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电 29日,由哈尔滨市大冬会推进委办公室、哈尔滨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哈尔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承办的“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论坛在哈尔滨科学宫召开。与会专家认为,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培养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哈尔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说,现在“郁闷”一词已经成了校园里的流行词语。这种所谓的“郁闷”其实就是“抑郁”的地方口语化。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症,是最不易被察觉的心理障碍。这种症状多伴有焦虑、身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于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有的患者虽然面露微笑其实却有严重的抑郁。如今,青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青年人产生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年人本身心智不够成熟,面临升学、就业压力,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对大部分人来说,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和排解,钻进了牛角尖,慢慢就会变成精神病。
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丽杰认为,由于整个社会的紧张性刺激增多而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很多大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方面却远远跟不上变化的形势。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以往生活中的顺利与受宠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面对失败时往往无法端正心态,导致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已成为高校心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社会、学业等带来的压力。
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哈医大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力教授建议,与心理辅导、心理诊疗等方式相比,体育运动更能为大家所接受。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内容,在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过程中与其他学生接触、协作。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社会交往,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根据一份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目前患有各类精神疾病的总人口已达5680万。全国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中,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25.4%。且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