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电 种子经销商在开春时向购种的农民承诺,玉米“矮株粗棒”,但农民秋收时却发现玉米“高秆小棒”。肇东市向阳乡宏业村40余户农民今年种植的500多亩玉米严重减产,造成损失12万余元。
肇东市向阳乡宏业村的农民王春山今年种了20亩玉米。3月28日,正在家里准备春耕的王春山听说村里来了售种宣传车,称如果想买可以坐他们的车去肇东市购买,产品宣传得很不错。正值选种季节,同村的17户农民就一同上了车。到了“肇东市种子公司第三直销处”,大家发现有一种名叫“天禾10”的种子样品非常不错,就购买了该玉米种子。选完种子之后老板张茂龙承诺请他们吃顿饭,并且给了他们150元饭钱。当他们从饭店回来时,种子已经装好了车,大家也没多想就高高兴兴回家了。
秋收时,王春山发现本应矮株大棒的玉米秆长了一人多高,玉米棒又小又轻根本没多少果实。
孙济方也是一起在“肇东市种子公司第三直销处”买的种子。四月份种子下地时,孙济方发现其中有大量“破粒”,特别像自己家脱粒机打下的粮食。秋收时,20亩种“天禾10”的玉米地竟收获了三样色泽、大小都不相同的玉米棒。
孙济方说,20亩地与往年相比至少损失5000元。仅向阳乡宏业村,像他一样的农民共有40户,种植面积有500多亩,照往年相比减产在50%以上,总共损失12万多元。
10月30日,记者来到肇东市南六道街,这里聚集了很多种子经销商,而“肇东市种子公司第三直销处”店门紧闭。据附近居民说,最近总有一些农民因为种子问题找上门,所以前几天这个直销处就关门了。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正待在家中的“直销处”负责人张茂龙。他承认向阳乡宏业村的这些名为“天禾10”的玉米种子是从他的店中购买的。他说,今年年景不好,玉米的收成不高,他在农村做了测试,每亩也就少收获200到300斤,不会比当初承诺的少太多。再有,今年的玉米得了青枯病、黑穗病引起了早衰,也就是农民所说的“早死秧”,不是种子的问题。
他表示这些种子都是从肇东市种子公司进的,自己从未打开过包装,不会存在第二种包装。至于请农民吃饭一事,张茂龙说,由于种子市场竞争激烈,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这里的习俗了,并非只有他这么做,负责出车接送、装卸也是一种便农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