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庆十年,德云社叫板电视台 于浮生砸挂黄健翔
2006-11-02 23:06: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日电(记者孙晓锐)应郭德纲之邀,哈尔滨电视台《浮生白话》节目主持人于浮生,日前赴京参加德云社在北京民族宫举办的十周年6场庆典活动,他在电话里讲述了进京说相声的盛况。

  民族宫,新闻人说相声

  虽然是非专业相声演员,但于浮生的传统相声功底相当深厚,于浮生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世德的长子,他与师胜杰合说的相声《小鞋匠的奇遇》,曾获首届中国艺术节金奖。此次赴京他在民族宫作了三场重要演出,一场是在“老先生专场”中与德云社的年轻演员徐德亮合说传统相声《造厨》,一场是在“相声演员大反串专场”担任主持人,还有一场就是在“群口专场”与郭德纲、于谦三人搭档合说一段传统相声,意在表达相声艺术的薪火相传。

  钓退票,演出盛况挑战电视

  于浮生认为,郭德纲最大的成功在于他让相声挑战了“电视的管制”。他说:“如今的相声就是‘电视相声’,电视台根据时间的需要,将一段相声压缩到7分钟,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求演员连抖6个包袱,连基本的铺垫都没有,又如何让观众发笑?因此,我认为,电视表面上是宣传了相声,实际上是毁灭了相声,因为它违背了相声艺术规律,把相声做死了!相声人其实是给电视台说相声,电视播完,相声也就死了。而郭德纲让相声艺术回归了传统,你看电视里播放他的相声段子,都是剧场里的实况演出,没有一段是他专门按照电视要求表演的,可以说,他挑战了作为强势媒体的电视。感触最深的是演员抖出包袱后,得到的是观众真实的笑声和掌声,这与相声在电视中,由现场导演操控观众欢呼与鼓掌截然不同,剧场相声让观众真正享受相声艺术带来的感官愉悦”。于浮生参加德云社的演出时看到,每天的演出从晚上七点半开始,一直到半夜十二点观众还不愿意走;每场演出的票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但仍然场场座无虚席。于浮生每天从所住宾馆到剧场去排练,短短十分钟的路程,居然有许多人围上来打听“多不多票?”

  赚吆喝,郭德纲做了“赔钱生意”。

  据于浮生介绍,北京民族宫剧场的座位也就一千多个,即使演出爆满,郭德纲还是做了“赔钱买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次庆典他邀请了常宝华、赵世忠、王文玉、张立林等十几位相声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些人从全国各地被请来,不但管吃管住,还要发劳务费,票房收入是无法赚弥补这些支出。于浮生认为,郭德纲能够尊师重道、不仅继承相声界薪火相传的美德、更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弘扬了相声艺术。

  于浮生说,说笑归说笑,郭德纲对相声艺术的真诚态度是很多相声演员不及的,他的每一个节目都是经过上百场演出“锤炼”出来的,如果演员们都有这种精神,那么相声回归大众的日子就不远了。郭德纲的贡献在于颠覆了人们以往一定要为相声赋予教化功能的传统观念。郭德纲认为,相声首先要给观众带来欢乐,要博得人们由衷的笑声,否则所有的意义都变得毫无意义。

  没大小,徐德亮开涮于浮生

德云社晚辈徐德亮虚心向于浮生请教

  

  在于浮生参加演出的德云社十周年社庆老先生专场,相声前辈年龄最大的已经82岁了,他们甘当绿叶,提携后辈,但这也被演员拿来“抖包袱”。徐德亮说:“今晚于浮生先生提携我,我特意换了一双干净的袜子。”虽然老前辈们屡屡被“涮”,但观众们也领教了什么叫“姜是老的辣”,年轻演员也不时被老先生们捉弄,郭德纲的徒弟在台上郁闷地说:“我师父怎么把您给找来了?”相声界前辈却很宽容,与这些小辈台上不分长幼地开玩笑。相声界有个传统是“台上没大小,台下立规矩”,于浮生说,这些在台上拿老前辈开涮的人到后台就得“挨罚”。

  “刘建宏”,于浮生“砸挂”黄健翔

  于浮生说,鼓曲专场,由徐德亮、黄健翔和董路合说的《谁来说相声》,是许多相声迷和非相声迷关注的焦点。其中董路最经典的台词是这样的:相声!相声!相声!郭德纲立功了,郭德纲立功了,不要给小品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民间艺术家,他继承了中国相声的光荣和传统,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在这一刻灵魂附体!郭德纲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相声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瞎逗,他不是一个人!

  即便是这样,黄健翔还是让于浮生给涮了,他在台上一口一个“刘建宏”,让观众乐得喷饭。于浮生说要有健康,你得高兴,要想郁闷难受,就去看中国足球。

  (独家专稿,如有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责任编辑: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