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电 “我不喜欢老师训斥家长,还讨厌她们浓妆艳抹……”哈尔滨市部分中小学生近日就“不喜欢老师‘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一些学生还把总结出来的“教师十忌”写上学校黑板报。
2日,哈尔滨市友协三校五年三班的五六名学生正在写学校黑板报,“教师忌事”4个大字特别醒目,不该训斥家长、不应浓妆艳抹、缺少工作热情、歧视放任后进生、脏话粗话顺口出等行为名列其中。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的家长就曾被老师训斥过,他当时觉得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错了事,老师却那么严厉地训斥自己的家长,让他觉得很伤自尊心。还有的同学被老师挖苦,以后见到老师时总不敢正视老师。同学们认为老师的一些行为很不合适,而且伤害到了他们,就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心里的想法告诉老师,提醒老师,增进师生情谊。
“不喜欢老师上课大喊,不喜欢老师体罚学生,不喜欢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不喜欢老师训斥家长,不喜欢老师浓妆艳抹……”在哈尔滨市文化小学五年一班的教室里,黑板报上同样写着“教师十忌事”。老师浓妆艳抹让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又细又高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哒哒”的响影响学生学习。说起“教师十忌”,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老师穿戴应该朴素大方,这样站在讲台上,学生们才会由衷地尊敬她们。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有饱满的热情,一些敷衍了事的行为,学生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些学生还表示,有些老师还经常讽刺挖苦学生,变相罚款收费,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礼物等。这些行为都太有损老师教书育人的形象。他们组织的“教师十忌事”活动,是由同学们自己提议创建的,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学生中开展的“教师忌事”活动已经成为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校园最流行的活动。其中,“挖苦讽刺学生”、“体罚学生”、“训斥学生家长”、“浓妆艳抹”等成为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做的事。
针对学生们评出的“教师忌事”,友协三校、文化小学等学校纷纷在全校师生间开展了大讨论,同时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准则。如老师应穿戴整齐、关爱后进生、不能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及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礼物等。对此,老师们表示,“教师十忌事”活动是孩子们对老师日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改善工作方法,是一件好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在足够尊重学生的情况下,才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