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关注流浪小动物(二):流浪猫狗温暖的家
2006-11-04 22:21: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4日电 题:流浪猫狗温暖的家

      记者 杜丽华

西施犬“宝宝”

  西施犬“宝宝”一周内经历了天壤之别的两种命运。一周前,它还无家可归,拖着伤腿,沿街觅食,四处流浪。一周后它已是哈尔滨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一员,“宝宝”终于有了温暖的家,过上了吃喝无忧的日子。

 一周前,一位好心市民在街上发现流浪的“宝宝”,并把它送往哈尔滨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初到协会的时,它拖着后肢,无法站立行走,看起来身体非常虚弱。经检查,“宝宝”腰椎损伤,并患多发性神经炎。协会随即把它送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每天打两个肌肉针和一瓶点滴。

“宝宝”目前仍在接受治疗

  

  起初没人知道“宝宝”的名字,每当医生叫自己的孩子宝宝时,它都会瞪着大眼睛看。于是人们猜测它的名字一定是“宝宝”,曾经也有个幸福的家和疼爱它的主人。

  为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医生建议一方面用药治疗,同时还要做辅助按摩。这样一来,协会副秘书长麒沣成了“宝宝”的按摩师,他每天为“宝宝”按摩腿和尾椎骨,一按就是两个小时。通过一周精心的护理,“宝宝”的病情有所好转,现在已经能站起来了。医生说,再治疗一至二周“宝宝”的病有望治愈。

  在协会里,像“宝宝”这样得到救治的小动物还有很多。自2004年1月成立以来,哈尔滨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先后救助流浪猫狗千余只,是黑龙江省惟一专门从事小动物保护的公益性民间组织。这些被救助的小动物多因为生病、身有残疾、办准养证太贵或主人乔迁新居等原因被抛弃,小动物被救后,首先在协会治好病,然后被好心的市民领养回家。

双目失明的“光明”

  猫咪“光明”是协会的“老客”,它已在协会生活了一年多。当一批一批它的“兄弟姐妹”被人领走,却没人愿意领养“光明”。因为这是只双目失明的猫,一年前送到协会的时候,已被人戳伤了眼睛失去了光明,所以协会的会员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光明”如今在协会的精心照料下幸福的生活着,早已适应了这里的集体生活。协会表示,如没人领养“光明”,他们将永远收留并照顾它。

  目前协会位于曲线街一处不足40平方米的民房,现收养流浪猫狗30多只,它们多数是身患疾病被主人遗弃。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浪小动物不断涌入,协会小动物收养量已趋近饱和。

  “给爱心插上翅膀,愿更多的人爱护和珍惜那些用心活着的小生命。生命不分贵贱,愿天下所有的小动物平安、健康、快乐。”这是协会的爱心宣言,协会呼吁市民一方面珍爱小动物不要随意舍弃,同时希望好心的市民前来领养已被治好的小动物,给曾经流浪的小动物一个永远温暖的家。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