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5日电 日前,记者从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武部了解到,该区日前对应征青年进行了心理测试,210名应征青年中有38人没有通过第一次“机考”。在随后进行的笔试智力检测和心理访谈后,绝大多数通过了检测,被淘汰者有4人。专家表示,征兵心理检测不是进行精神疾病或人格缺陷诊断。未通过心理检测的不说明应征青年心理有问题,只说明该青年不适应军营的紧张生活。
据介绍,今年征兵工作首次增加了心理检测内容。受检者先要进行计算机智力检测和人格检测。若计算机智力检测不合格,将加做笔试智力测验;计算机性格检测不合格,则由心理专家进行一对一心理访谈,依据应征者的回答内容,判断他是否通过心理测试。笔试智力测验和心理访谈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则被判定为心理检测不合格。
据松北区武装部有关同志介绍,“机考”心理测试共有215道选择题,其中大部分与应征青年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的诚信、人生观、价值取向进行测评。根据应征者答题的“成绩”,筛选出有精神分裂、偏执等心理疾病倾向的青年。据对应征青年进行心理测试的医生介绍,因为往年没有进行类似的测试,无法对数字进行比较。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中,除个别人暴露出性格孤僻、和周围人缺乏沟通、不合群外,绝大多数都顺利通过了测试,心理状况良好。而由于应征青年中八成以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父母的溺爱较多,受过的挫折和打击较少,反映出来的是个性较强、任性、抑郁、偏执。还有的青年由于父母离异对自身的成长造成很大伤害,导致产生心理阴影。一位应征青年在回答“是否爱你的父亲?”时,他回答“否”,他说,爸爸经常喝酒,喝完就打我妈。这也反映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
专家指出,青年不管做什么,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