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5日电 将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送到高等学府再深造,但却害怕学成后不归,导致人才流失,所以想到了用法律手段约束。日前,哈尔滨市儿童艺术剧院和该院演员赵峰共同到道外公证处做了哈尔滨市的首个人才公证,以法律的形式将双方的权益做了保护。
据市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剧院)院长马良介绍,上海木偶剧团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开办了一个木偶表演导演专业,当时剧院得到这个消息,便想将院里的部分演员送去学习,正好优秀青年演员赵峰此时也提出了愿意去学习,经再三考虑院领导同意将赵峰送到上戏学习。
据了解,赵峰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父亲长年有病,母亲工作不好,鉴于此种情况,剧院决定在赵峰上学期间向其全额发放工资,享受一切福利待遇,让赵峰采取自费公助方式,自己先将学费垫上,学成回来工作后由剧院分期分批付清学费,并每年报销一次往返探亲费用。
马良讲,这样做剧院也不无担心。因为早些年剧院也曾培养过一批优秀演员,甚至有的曾获得过梅花奖,可以说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但后来也都“跳槽”了。所以剧院想到了法律手段。双方到道外区公证处进行公证,对剧院承诺的待遇予以公证,并对如果赵峰学成不归做了约束,如赵峰学成不归将一次性返还剧院多年的培养费用和四年的工资等共计13万元。
据市公证处主任邓贵藏介绍,哈尔滨市的公证有17大类近百种,但像剧院的这种人才公证却是首次出现。这种公证方式以法律的形式对双方的权益做了应有的保护,既可以保障单位培养人才的费用不会流失,又可以使被培养人无后顾之忧,可谓是达到了“双赢”。
市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国志介绍说,很多单位的骨干在送出去进修后,部分会被其他单位以具有诱惑力的条件挖走,还有部分人自己“跳槽”。用法律的形式将双方约束起来,有助于培养和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