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1月16日电 规划中的天恒山风景区脚下,今年出现了一处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垃圾场;距此不远的道外区团结镇黄家崴子屯的农田旁边,也出现了一处垃圾场,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左右。每天都有从市区方向开来的装满垃圾的农用车和标有“环卫”字样的专用车辆往这里倾倒垃圾。经济利益将垃圾场主、倾倒者、拾荒者三者紧紧连在一起,使得这两处私设的垃圾场“生意红火”。然而,这些违规圈占的垃圾场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及了周边生态环境安全。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天恒山下圈起万米垃圾场
今年3月份开始,道外区天恒山脚下的天恒大街459号原太平三砖厂院内,约一万多平方米的土地被圈起来,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垃圾倾倒地。10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从垃圾场大门沿坡而上100余米,一股股腐臭之气扑面而来。在道路的两侧有上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占据,20多名拾荒者手拿耙子,正从一个个垃圾袋中将剩饭、塑料瓶、废纸等物品掏出来重新分类装袋。对于一些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则被拾荒者丢弃得到处都是。
在道外区团结镇黄家崴子屯的耕地旁,记者看到另外一处更大的垃圾场。据村民反映,该垃圾场曾多次被查封,但不久又重新“开张”,每天运到这里的垃圾都是从市区运来的。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万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上,堆满了分拣完和没有分拣完的生活垃圾,分拣完的垃圾有废铁、纸张、塑料瓶、易拉罐、剩饭等。拾荒者说,这些都就近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和一些养猪人家。记者向在场的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询问这处垃圾场是否有手续,得到的答复是这处垃圾场不对外,只处理团结镇上的生活垃圾。
倒垃圾不花钱反挣钱
据调查,来“三砖厂”院内垃圾场卸垃圾的不仅有农用车,还有环卫专用车辆。农用车拉来的垃圾,每车要向垃圾场交30至40元钱;而环卫专用车辆拉来的垃圾,司机可从拾荒者手中收取30至60元不等的报酬,得到分拣权利的拾荒者还要向垃圾场交30至40元。据一位拾荒者介绍,在这里捡垃圾的人每月能挣一两千元,垃圾场主每月能挣万元以上。
为了查明谁在往私设的垃圾场卸垃圾,13日晚,记者再一次来到天恒大街459号。19时40分许,一辆车号为黑A22135、标有“南岗环卫”字样的垃圾车开进了垃圾场院内。大约过了5分钟,在将垃圾倾倒后该车开到了正门。当记者在门口准备上前采访时,该车司机见记者持有照相机,立刻加速,车体几乎擦着记者身边呼啸驶过。
在黄家崴子屯垃圾场,村民们告诉记者,来这里卸垃圾的大都是拾荒者,他们从外面买来垃圾,用农用车拉到这里进行分拣。因为进场卸垃圾不收钱,所以“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有几十台车把垃圾从市区内拉到这里。但开垃圾场的老板有规定,可回收的垃圾必须卖给他,其收购价格比市场价低一半。据知情人介绍,过去,在这里收场租,卸一车垃圾要交三四十元钱,垃圾场老板一天就能挣五六百元钱。现在,这周边又有一些人配套开了不少废品收购站,收废品上门服务,垃圾场于是不再收场租,但采取的低价收购办法,挣得比以前还多。看到垃圾场周边的耕地遭受污染,村民们非常忧虑。
“黑垃圾场”危害几时休
天恒大街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入冬,但只要一开门,刺鼻的腐臭味就会扑面而来。黄家崴子屯附近的村民则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时,垃圾场周围的耕地流入许多污水,结果庄稼减产,土地板结。
记者在采访中曾要求黄家崴子屯的垃圾场看管者出示有关批件,但他称,“现在还未批下来”。据环卫部门介绍,目前哈尔滨市正在使用的指定垃圾场只有西南部垃圾场和王岗垃圾场两处,而按照市容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市区所有的生活垃圾均需送到指定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
天恒山是哈市近郊一处最大的自然山体,植被丰富,是城市的一道生态屏障。近两年,哈尔滨市采取措施大力保护此地自然生态景观,并已规划将天恒山建设成为一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天恒山下的居民们急切呼吁,快来管管这些“黑垃圾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