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为拯救痴迷网游儿子 父签协议:儿子学习父上网厮杀
2006-11-19 06:07:4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9日电 据《牡丹江日报》报道,14日,牡丹江市民袁女士焦急地来电向记者求助,反映为了拯救沉迷于网络的儿子,她丈夫和儿子签署了一份“君子协定”,使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孩子,重新拿起了书本,但他的丈夫现在每天夜里都得在网络游戏中“厮杀”。

  据袁女士介绍,今年6月,她的儿子顺利地升上了高中,在近三个月的假期里,不用学习也没有了繁重的作业,因此儿子每天都在家里上网、玩游戏。袁女士看儿子平日学习都很辛苦,既然中考已经结束,让他放松一段时间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没有太约束儿子。一转眼三个月过去后,原以为儿子经过长时间的休息,就可以安心地学习了。可让袁女士想不到的是,以前那个热爱学习的儿子,却早已深深地被一款叫做《征途》的网络游戏所吸引。他每天放学回到家,扔掉书包,打开电脑就开始在网上“拼杀”,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在10月份进行的期中考试里,学习成绩从小就一直名列前茅的儿子,居然排在了班级的末尾。在开家长会时,班主任老师还特意提醒袁女士,说她家孩子身体不太好,应该常到医院进行检查,经常请假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直到此时袁女士才了解到,儿子原来经常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逃课玩网络游戏。

  为了将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夫妻俩绞尽了脑汁。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毫无作用。儿子还是像往常一样,整日泡在网络里专心地“砍”他的《征途》。看着儿子整日沉迷在网络世界里,不务学业,夫妇俩万分焦急。就在袁女士感到无助的时候,远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在得知小外甥的情况后,给她打来了电话,把许多美国家庭的理念告诉了袁女士,希望能有所帮助。

  就这样,一家三口开了个很特别的家庭会议。全家人都放弃父子、母子间的辈分关系,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把一直埋藏在心底的心里话都说出来。原来儿子每天在网络上玩游戏,并不是孤单一人。每天与儿子经常联网的10多个“战友”大都是他的同学,还有一些也都是他们同校的校友。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些所谓的“战队”,整天都一起在网上砍杀、练级、赚钱。如果自己不能每天都抓紧练级别,自己在游戏中的人物就会给同学们“拖后腿”,因此必须抓紧练级。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全家人终于达成了一份特殊的协议:儿子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学习三个小时,并且保证不再逃课,同时在期末考试中必须考进班级的前20名。而爸爸负责每天帮儿子玩三个小时的游戏,从而保证儿子网络中游戏人物的级别不会被其他玩家落下。

  现在,这份协议已经执行了近一个月,袁女士说,儿子在这之后确实没有再逃过课,而且也能坚持每天回家学习,但是她的丈夫却日渐憔悴。看着丈夫每天在单位辛苦工作后,晚上又要回到家里帮孩子在网络中不断地“搏杀”,袁女士的心中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受。

  □张启涵隋先春

  编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拯救痴迷网游的儿子,这对父母真是煞费苦心:只要孩子能专心学习,父亲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健康“披挂上阵”、代子“搏杀”。爱子之心溢于言表。但是编者认为,这种方法实不可取。首先,此法治标不治本。孩子虽然在学习,但他还是在时刻牵挂父亲的“战绩”,心猿意马学习收效甚微;其次,父亲白天工作,晚上“战斗”,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啊;第三,“断网不断瘾”,网络游戏运营商窃笑受益。要想治本,还是要从治理网络游戏的源头下手。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