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月少花1元钱 合作医疗管1年 大庆建新农村合作医疗
2006-11-20 09:03: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于忠斌 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0日电 拿着“参合本”就能到家门口的卫生所取药、看病,住院可以报销,连生孩子都能得到补助,这些以前农民最朴素的憧憬,在大庆已变成现实。作为全省惟一全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级市,大庆农民所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正在与城里人缩小距离,“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那种没有医疗保障的困境正在逐步摆脱。

  从2003年大庆市林甸县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5年12月,杜尔伯特县、肇源县、肇州县和大同区被纳入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县(区),打破了地市级仅批准一个试点县、区级编制不纳入试点的先例;再到今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展开,目前已统筹新农合资金5000多万元,参合人数达89.8万人,参合串为农业常住人口的87.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覆盖率达100%。大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覆盖面、参合率、政府补贴额、个人筹资额五项指标均全省最高,在全国也走在了前列。

  大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采取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共济制度,农民自愿参加。农民个人每年只需缴费12元或24元,市、区两级财政为每名参合农民补助资金22元或44元,其中分别拿出1.0元或20元建立家庭账户,归农民自己所有,用于支付农民的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缴纳剩余部分和国家、市县区财政补助资金,以县区为单位建立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定额补助。目前,大同区每名农民平均筹资为88元,居东北三省之首,其他县区平均筹资为54元左右。

  手持合作医疗证可在全市200多家定点医院和药店看病买药,130多种规定病种都可以享受定额补助,住院实行网上结算。据了解,农民患阑尾炎可享受200元到300元的定额补助;患肝癌等一类癌症,可享受5000元到1.5万元的定额补助。过去农民患了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病很少治疗,现在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保障,农民看病就医通过政府补助一部分,医疗机构免收一部分,优惠政策减收一部分,便民措施节省一部分,看病就医负担大大减轻,农民健康意识普遍增强,该吃药的吃药,该住院的就住院,小病不用再“拖”了,大病不用再“扛”了。农民们高兴地说,“每月少花一元钱,合作医疗管一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大病统筹的报销方式,明显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截至9月末,已有248416人次获得医疗费补偿,补助费用2564.7万元,人均103.2元;住院补偿19256人次,补偿金额962.05万元,人均499元。85%的参合家庭获得了医疗费补偿,实施门诊统筹的地区,门诊就诊率提高了33.2%,住院率提高了52.7%。农民住院费用30%~40%得到补偿。

  大庆市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及规章制度,严格监督,阳光操作,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保证“新农合”的规范运作。实行定点医院准入和退出制,一年一考核,三年再认定;实行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制,降低药品价格;实行参合农民就医优惠制,凭证看病免收挂号费,享受平价药品;控制定点医院单病种单次医疗费用,防止个别定点医院为谋取利益而增加农民负担;实行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限价收费制,村级合作医疗药品零售价不得高于批发价的10%,防止医药费用的过度上涨吞噬“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成立由政府代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实行公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公布报销名单;设立举报电话和投诉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大庆市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近两年共筹资1331万元,建设乡镇卫生院23所。对全市58所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传染病主检医师和300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还实行单病种报销制、医院垫付制、双向转诊自主择医制、家庭病床制等多项服务措施,为农民就医提供方便。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