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0日电 “十五”期间,我省财政部门与经委、科技、信息产业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针对集中整合企业挖潜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5亿元,拉动企业自筹经费13.6亿元,投资16.4亿元,重点支持了哈飞集团、斯达纸业、哈尔滨电站、哈药集团等400多户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成套设计制造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但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在“九五”期间CAD/CIMS应用示范工程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最早提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省份之一。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省制造业腾飞的法宝。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累计支持了354户企业实施单元技术应用工程,支持46户企业集成化制造业应用示范工程,仅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每年就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近千万元,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同时,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制造业骨干企业与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重点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了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建设。
黑龙江省还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了黑龙江省具有优势的发电设备、汽车、机床、石化、医药、绿色食品、造纸等七个行业区域网络化信息平台,全省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周期缩短近1/3,制造成本平均降低18.5%%,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据悉,2005年黑龙江省荣获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优秀示范省奖励,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入选2005中国企业信息化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