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
黑龙江日报记者 杜怀宇 邱成 摄
东北网11月20日电 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介绍说:伊春地处祖国北疆,是东北乃至华北的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来抓,有力地推进了“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体制先进、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
杨喜军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过程中,伊春着力进行了三项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坚持协调发展,努力创造人与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稳定发展,努力创造人与人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
其一,我们确定了“生态立市”的核心发展战略,提出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上级允许红松采伐且每年经济效益近1亿元的情况下,果断做出了在伊春境内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木采伐的决策。经过不懈努力,木材产量已由2001年的152万立方米调减到1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上升近2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增加了32.6万公顷。我们要大力实施“绿色生命”工程,抓住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机遇,率先在伊春林区让林子长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生活好起来。
其二,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启动了“教育振兴工程”。市财政拿出800多万元为5807名企办教师增加课时补贴,月工资人均增加108元;投入1.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灵魂,推进了国家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自五爱”工程,带动了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我们要继续把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子女就学条件差和弱势群体生活等问题作为重点,继续创造条件,兴建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文化活动,继续把农民增收、职工致富作为新农村、新林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三,我们以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弘扬文明新风、增强人际关系互信的突破口,积极做好完善分配制度的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鼓励职工转岗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4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