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1月20日电 一方面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差,而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日前启动的“半工半读”制度将有助于缓解这一尴尬局面。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黑龙江省部分职业院校日前与企业“牵手”,标志着这个省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的全面启动。
据记者了解,这些职业院校与企业制定了共同培养人才方案,将采取“2+1”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可以利用两年时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的学习,另一年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实践学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支付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可以把课堂搬进工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辛宝忠表示,“半工半读”制度的全面启动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还能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