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1日电 进入11月份,新一轮大学生求职高峰期和社会就职人员跳槽高峰期来临,求职者忙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招聘现场熙熙攘攘,简历成为求职者留给企业的第一印象,而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制作简历才能赢得面试机会,一些求职者因乱投简历、制定求职目标太高而错过了就业机会。对此,就业专家讲,求职者要事先了解所要竞聘的岗位情况,制作个性化的简历,先低后高的求职目标可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岗位不同简历各异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一位人力资源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在招聘会或者网上收到求职者过厚的简历,有人把从大学到目前的经历都详细地写入简历。但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浏览简历的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应聘者制作简历的时候要简明扼要,把自己重要的信息放在简历的第一页,太厚的简历并不能吸引企业管理人员的眼球,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据省人才大市场经理鲍大文介绍,个人简历不宜过长,一般来说,一到两页比较合适。太厚的简历不仅不会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认识到应聘者职场经历和职业素养,有时候还会让人认为此人做事拖沓,不能高效率地从事相关工作,这样的简历很容易使应聘者被淘汰出局。在制作个人简历时,应该针对不同行业突出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在简历中呈现自我。
发放简历要“门当户对”
黑大一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他每次参加招聘会都采取“轮番轰炸”的方法,在适合自己的单位都投一份简历,看哪个能成功。据省人才大市场经理鲍大文介绍,目前许多应届毕业生还存在盲目投放简历的现象,而此种做法不但没有提高他们的就业成功率,许多单位反而对他们采取了“避而远之”的方法。
鲍大文介绍,在投递简历之前,应聘者要对招聘企业和职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对招聘岗位有一个职业定位。不同行业需要的人才不同,如IT业应聘者应该在工作经验中突出软硬件应用和开发能力;销售业应聘者应该在工作经验中突出销售业绩;广告业应聘人应该突出有一定影响力的广告策划案例。一个应聘者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通常要投递多份简历,这就需要简历因岗而做,切勿“大一统”。应聘时,要仔细看清楚招聘单位公布的岗位职责,找出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并对照自己的专业、工作经历,看是否“门当户对”,盲目乱“撒”简历不过是在浪费成本。
求职目标先低后高
记者在省人才大市场了解到,从历届人才招聘会看,五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先问招聘单位给予的条件或待遇,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值马上把简历拿走,错过了许多求职的机会。
鲍大文介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制定先低后高的求职目标,当自己在应聘的岗位上站稳后,并积累一定的从业经验再提高自己的目标。切勿先将目标定得太高,不合实际地挑挑拣拣而错过了就业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