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退化土壤治理示范项目初见成效
2006-11-22 09:44:3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唐立新 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2日电 哈尔滨市重大科技招标项目“哈尔滨市农田退化土壤综合治理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启动一年来,取得初步成效。方正县德善乡德善村两处示范耕地,退化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无明显“犁底层”,板结现象减轻,有机质含量增加。

  据了解,哈尔滨市农田土壤退化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板结、耕性变差、肥力下降,抗御旱涝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中,双城、巴彦等平原地区的黑土层,已由垦植初期的60-100厘米降到20-30厘米,个别地方只有几厘米;有机质含量由垦植初期的6%-8%下降到2%-3%。宾县等坡岗地区由于过度垦植,土壤侵蚀加剧,“破皮黄”面积逐年增大。方正、木兰等低洼地,草甸土透水能力减弱,土壤上层滞水多,供肥能力降低。目前,哈尔滨市退化土壤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严重影响了全市粮食产量。

  为加强农田退化土壤的综合治理,遏止土壤退化势头,市科技局于今年1月对“哈尔滨市农田退化土壤综合治理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进行招标,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黑龙江大学农学院、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三家科研单位联合中标,项目实施时间为2006年至2008年。

  该项目通过分析哈尔滨市农田土壤肥力现状,查找出不同类型土壤退化的原因,研制控制土壤退化技术、土壤培肥技术、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技术,然后进行优化技术组装集成,建立不同类型示范区,为提高农田生产力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为土壤退化防治提供决策咨询和示范样板。项目示范地点在方正县德善乡德善村坡耕地和岗平地两个类型区。

  经过一年的综合治理,示范区退化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无明显“犁底层”,土壤板结现象减轻,结构性变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个百分点。两个试验示范区各建立核心示范区20亩,辐射示范面积1000亩。示范区较治理前粮食增产10%,农业生产成本下降7%,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5%。

  据介绍,该技术推广后,可使哈尔滨市2000万亩退化耕地土壤肥力恢复和生态重建,比治理前年增产粮食4.8亿公斤。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