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 “‘小海豚电视台’正在征集校园规范用语的优秀节目。内容只要体现了使用规范用语的重要性,就能有上镜的机会……”在哈市王兆新村校园广播里,传出最新消息。广播过后,操场上、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学生凑在一起商议。
24日14时许,在王兆新村小学四楼的演练室里,一名戴着运动帽的男同学,正拿着剧本纠正两个小主持人“网语”台词。据这名男同学介绍,他是学校小海豚电视台的导演。他们针对“校园规范用语月”活动,要推出一组学习和使用规范用语的节目,定期播放给同学们观看。现在,每个班级的同学们都在紧张地筹划着“规范用语节目”。
在该校三年二班的教室里,记者看到5名学生正在紧张地排练着情景剧,其中有3名同学扮演外国来宾,头上都戴着金色的假发,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中国地图。一名扮演外国来宾的女同学怪声怪调地说,“倾闻,××炉怎么奏?”(请问,某某路怎么走?)在她对面扮演路人的学生说,“晕!886”(搞不清楚,再见)。随后,3名扮演外国来宾的同学,目瞪口呆地互相看着对方,不知道这个“过路人”在说什么。看到这种情形后,另外一名扮演路人的学生走过来,告诉“外国来宾”他们想去的地方应该怎么走,并用标准的普通话向他们介绍了哈尔滨一些景点。“外国来宾”听后高兴得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该情景剧的编剧,扮演用“网语”回答“外国来宾”的同学王楠介绍,班级里很多同学都使用网络语言,“南腔北调”的,有的已形成语言习惯,跟老师和家长说话也不会好好说了。他编排这场情景剧,想通过该剧让同学们明白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