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采用三种特色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
2006-11-30 09:17:3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薛秀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30日电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处获悉,哈尔滨市去年被纳入全省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和外派劳务基地县试点工作的宾县、延寿和呼兰3个区、县,目前均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的探索推进工作,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向外地、就地和向国外转移劳动力三种特色途径。

  去年10月,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省发改委根据各地申报、推荐材料和工作组调查摸底情况,在全省确定了1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和15个外派劳务基地县,哈尔滨市的宾县、延寿县和呼兰区被纳入其中。一年来,这3个区、县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呼兰:物流品牌叫响京津

  呼兰区通过实施“金桥工程”,利用各驻外办事处机构为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和省内转移就业渠道。如今,方台镇高家村和沈家镇大罗村农民在北京、天津发展物流业,已创造出了呼兰物流品牌。到今年10月末,呼兰已转移劳动力11.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6亿元,其中省内和国内转移人数达6.5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55.8%。

  宾县:7万人离土不离乡

  宾县着眼于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畜牧业、蔬菜水果种植等劳动力密集型种养业,充分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到目前,该县共转移14.4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3.6亿元,其中向县内非农非粮产业转移人数7.12万人,占转移总数的50%。

  延寿:7000人走出国门

  延寿县发挥当地与国外的亲缘优势,不断健全境外就业中介服务体系:规范外派劳动力流程,完善中介服务协议,开展针对性培训……通过亲缘和能人带动,向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输出劳务,发展对外劳务经济。到今年10月底,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其中向国外转移0.7万人,占转移总数的17.9%。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