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电 俗话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老年万事休,可是于海林老人每天都显得格外忙。他白天不仅要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绘画,晚上回家还要制作自己创作的动画片,知识让他的晚年生活变得精彩而丰富。
1985年于海林从鹤岗矿工报美术编辑岗位退休后,具有很高的绘画修养的他就开始全心投入到自己酷爱的绘画创作中,小孙女的降生给这个5口之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了分担老伴的家务活,他就主动承担起了哄小孙女的任务。孩子从刚一懂事还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喜欢看电视里面播出的动画片,为了哄小孙女开心,原本对动画片并不感兴趣的于海林也一道陪着孩子一起看,看着电视里播出的动画片,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逐渐的让于海林对动画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对动画片制作过程和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萌生了自己创作和制作动画片给小孙女看的想法,家里人都非常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于是他开始翻阅研究大量制作动画片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并起草创作动画片剧本,从去年1月份开始度于海林开始了20集动画片《聪明蛙》的编写创作,此片每集12到20分钟,作品完全运用国画的手法和民乐的配器尽显中国卡通片的民族特色,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由于要照顾小孙女,还要上课,他只有利用晚上才能制作动画片。在开始制作时,他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即耗费时间,又很费力,儿子就建议父亲用电脑制作,告诉他,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果好。建议虽然好可愁坏了于海林,尽管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建树,可在电脑方面却是个门外汉,就连简单的开机和关机都不会。为了制作出生动形象的动画片于海林开始学习电脑动画制作技术,起早贪黑,苦心琢磨,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技术,通过拍摄将画面输入电脑,再采用各种软件以及现代动画的电脑特效进行修型合成。
于海林告诉我们,这20集脚本全都写完了,其中的对话和音乐断断续续的还在进行,主题歌和整个形象设计已经出来了,固定动作也都有了,第一集开始能动起来了,他想跟鹤岗电视台的几位传业搞动画的工作人员再学一学,把这部动画片完成。
于海林告诉记者,《聪明蛙》首部作品完成后,将进行第二部作品《智慧鸟》的制作,目前,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基本轮廓都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