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电 47岁的黄刚是哈尔滨市中医院药剂科煎药室一名普通药工。上世纪80年代,黄刚和妻子唐瑶结婚了。结婚8年,身体虚弱的唐瑶一直没工作,一家3口就靠黄刚的工资生活。
1989年4月,唐瑶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药剂科主任辛继兰带头,科里的57名同事,你二十、他三十,为黄刚凑钱。也是从那时起,只要唐瑶需要输血治病,药剂科的同事就会自发的为黄刚捐款。唐瑶每年用药、补血的费用都得一二万元。近两年,大家的月工资过了千元,每次捐款也“水涨船高”,变成了一二百元。
17年间,药剂科的人员不断交替,但资助黄刚的传统从未改变。黄刚心里清楚,药剂科的员工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舍不得错花一分钱,而每当为唐瑶捐款治病,他们却毫不吝惜。多年间,科里的同事累计捐款10余万元。
为了回报大家,黄刚总是用心工作,十几年间,他熬制的百余万服中药从没出过差错。大伙儿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体现了药剂科的团队精神。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