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克山县西联乡"龙哥龙妹"闯九州
2006-12-04 11:00: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4日电 日前,克山县西联乡捧回了一项特殊的大奖——全国创业之星组织奖。如今,劳务输出已成为这个乡的一个重要产业。

  为了帮助农民走出去,该乡精心搭建信息、中介、就业三个平台,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目前,该乡已在大连、哈尔滨、黑河等地建立6个劳务基地,18个劳务输出点;建立9个劳转服务站、48个劳转信息分站、128个劳转信息服务点;培养出种植、养殖、加工、瓣豆购销、商饮服务、农机等各类协会21个;开通了劳动力转移网站,使每个村都配备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信息化设备。他们还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全乡的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258家,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全乡劳务收入占全乡总收入的52%。

  西联乡红红火火的外出务工队伍,就是全省劳动力转移大军的一个缩影。到10月末,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42.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实现劳务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长48.3%,劳务收入增长首次大幅度高于外出人数的增长。“龙哥龙妹”已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用工市场上,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政策举措从培训入手提升就业能力

  一是锁定即将踏出校门的潜在劳动力,引导各地以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通过“职普联合”等办法提前培训,使这些潜在劳动力一迈出校门就进入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学校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二是创新培训模式,重点培训“4050”农村女劳动力。如克东、克山等县针对一部分大龄农村妇女家庭拖累严重、无法外出打工的实际,依托社区创办了刺绣培训学校,重点培训40岁~50岁之间的农村妇女,使她们在家中炕头实现务工创业,有效地解决了大龄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突出订单培训,通过严把培训基地关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肇源县86名农村青年学成焊接和热控技艺后,成为省火电一、三公司的合同工人,既降低了劳动力转移成本,又提高了收入水平。上半年,全省完成培训28.5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8.52万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