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尽快建设福利性质的平民医院 让患者走进"社区医院"
2006-12-05 17:20:4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米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电 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小病不出社区、不出乡镇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那么我省在国家提出小病不出社区的构想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如何?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以点带面来拉动

  据了解,哈尔滨市目前有118个卫生服务站。但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卫生服务站都以静点为主。但在哈医大四院负责的松花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该中心开设了口腔科,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据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口腔科是我省其他社区都没有涉及的诊疗项目。哈医大四院社会医学科主任韩继武说,口腔卫生问题不论老人还是孩子都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利用哈医大四院的优势,把医院的部分医生调到社区工作。医生的一切待遇都和院部医生的待遇一样。自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口腔科室后,来社区服务站看病的人数大幅提升,并且也带动了其他科室的人数。这种以点带面的模式是有效的。

  价格下调是根本

  “社区卫生所的治疗水平没有大医院好,药价和大医院的价格几乎一样,所以我宁可选择到拥挤的大医院看病。”市民李大娘道出了不在社区卫生所看病的原因。“把药价下调到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尺度是促使老百姓有小病首先想到社区的主要问题。”韩继武如是说。“我们医院与医药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营合作,降低社区用药价格,最多可降幅50%—70%,只有药品价格下降了,老百姓看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差别,才能慢慢地扭转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的想法。

  针对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短缺的现状,韩主任认为,可以借助大医院医生力量、鼓励中级职称以上的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向社区转化。

  大医院带动发展

  12月2日,对于56岁的王大娘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义诊专家为她免费进行了膀胱癌手术治疗,不仅挽救了她的生命,更挽救了一家人的希望。56岁的王大娘是五常市人,去年年末因膀胱癌做了手术,然而术后11个月肿瘤复发,丈夫带着几千块钱来到了哈尔滨,一万元的手术费像个天文数字重重的压在一家人的心头。偶然的一个机会王大娘的丈夫得知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义诊队伍来到了五常市中医医院,经过相关的检查后,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专家赵丕显等人立即为其做了手术。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曾经在国内首先提出建设“平民医院”的观念。“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应该尽快建设一批福利性质的‘平民医院’,以低廉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对医院实行有效的补贴,然后用政策价格杠杆让患者选择治疗的医院。”

  亟待提高诊疗水平

  面对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相对较低,医疗资源过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的现状,徐院长认为。看病贵,看病难。其一,体现在得了病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治;其二,体现在诊疗费用过高。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唯有发现得早、确诊得好,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治愈疾病,但是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群众防病意识不强,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不高,在首诊时没有早期发现,导致病情迁延、恶化,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省内大多数群众来说,能够享受到大城市大医院医疗服务的毕竟不多,如何在基层解决他们的求医问药的问题成为解决看病难的关键,但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实力都不高,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提高是关键的关键。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