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抱团儿"发展 形成56个产业集群
2006-12-06 09:35:0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  作者:谭力新 刘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电 通过政策导向和服务引导,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专业化特色突出。目前,围绕石化、煤化、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全省形成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达到56个,集群企业数量达4256户,其中核心企业334户,从业人员18.1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219.8亿元,增加值56.6亿元,上缴税金9.4亿元。

  据中华工商时报消息称,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局近期公布的信息表明,黑龙江省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大都是围绕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大庆龙凤、万宝园区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以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四大煤城为主的煤炭精深加工和煤化工产业集群;以绥芬河、东宁等口岸城市为依托的进出口木材加工产业集群;以哈尔滨利民开发区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等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依托亚麻基地的保障优势,兰西县充分利用亚麻市场产销两旺的机遇,大力发展亚麻原料、亚麻纺织、亚麻编织等产业,其生产的亚麻汽车坐垫已占全国销量的80%,其他亚麻制品如亚麻纤维、亚麻细布、轻质可胶麻屑板等也畅销国内外市场,成功打造出了闻名全国的“一县一品、一柱擎天”的亚麻产业集群。

  如今,众多的工业园区成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载体。调查显示,目前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中,绝大部分是在工业园区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大庆市龙凤乡镇工业小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通过创新模式、提升功能、构筑群体、优化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小区的企业聚集和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小区建设面积已达250万平方米,引进资金14.4亿元,吸引215户企业入区,吸纳4100人就业,年创销售收入32.8亿元,形成石化配套、精细化工和注塑等多个产业集群。

  而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则成为奠定产业集群的基础。各地在推进企业和产业聚集中,都紧密结合本地区位特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绥芬河、穆棱、同江、东宁等市县,依托口岸优势,发展进口木材加工业,短短几年间就使木材加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到多,并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伊春市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提出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战略。该市通过完善整体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全面创业等措施,使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纪念品、特色山产品开发有机结合,使旅游产业不断聚集,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该省每个已形成的产业集群都有一两个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甚至更多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在发挥着带动和引领作用。较早形成的肇东宋站乳制品产业集群,是在伊利、绿洲两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目前有上千养牛户、近百鲜奶采集、收购站点的产业集群。集贤县的粮食加工小区,也是在集贤县昌达油脂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孚油脂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有10户规模以上企业加入集群,并带动了商贸、物流、包装等产业的兴起,形成了空间布局上“呈块”、分工合作上“成链”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