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2006-12-15 09:32:5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5日电 近年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水土保持意识不断增强,综合治理步伐逐步加快,涌现出了一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样板。

  各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单位,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一起上,实行综合治理、科学治理、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治理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启动了以松花江干流、乌裕尔河、呼兰河等流域为重点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完成投资72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平方公里。

  二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由过去单纯依靠人工治理向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转变,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绥棱、延寿2个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通过了验收,试点期间共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648.64平方公里。2000年~2005年,全省退耕还林累计新增林地面积1000多万亩。

  三是以拍卖、租赁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穆棱、拜泉、五常等县、市,通过“四荒”资源治理开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果产业基地或旅游观光基地,既改变了周围的环境,承包户在经济上也得到了实惠。据统计,全省各种治理主体投入3.2亿元资金,购卖、承包、租赁、合作开发“四荒”资源1843万亩,其中已治理1113万亩。

  通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有了增加。一批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已成为全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借鉴、学习的示范样板。拜泉、克山、宾县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海伦市东风等59条小流域被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小流域。

  相关链接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4.6%,其中水蚀面积8.7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0.89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中有5.67万平方公里为坡耕地,占总流失面积的51%。按照目前的治理速度,初步治理一遍需40多年的时间,特别是典型黑土区、西部风沙区是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