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5日电 哈尔滨市环保四亮点:
【亮点一】
管制原煤散烧减少烟尘排放
在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哈尔滨市实施了“蓝天工程”。在建成区内全面实行原煤散烧管制,所有锅炉、茶炉、大灶等燃煤设备全部限期改用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已经更新改造锅炉、除尘器2095台(套),改用清洁能源锅炉、茶炉、大灶2388台,90%以上单位使用了洁净煤技术产品,限期拆除、停用集中供热管网内的锅炉1242台。
为防治扬尘污染,哈尔滨市对灰堆、煤堆、物料堆等扬尘“三堆”进行了治理,要求全部覆盖上遮挡物,清洁拉运。同时,强化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全面启动“简易工况法”检测机动车尾气,治理超标车辆6.4万辆,从而使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亮点二】
六成重点企业排放达标
为保护区域水环境,哈尔滨市全面实施“碧水工程”,大幅度削减水污染物。在国家确定的行业集中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全市467家企业实施了排污许可证管理和总量控制;同时对松花江及其14条一级支流流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哈尔滨市已有81家企业完成了规范化清洁生产审核,六成省控重点企业排放达标。
【亮点三】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45%
2006年,哈尔滨市新植树木334万株,新增绿地72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组织建立了96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了114个生态示范区、48个自然保护区和50个环境优美乡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由“九五”末期的9.1%提高到13.45%。市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生态林15446亩,植树491.398万株,全面完成了市区生态功能圈建设。
【亮点四】
创建省市级安静小区255个
近年来,哈尔滨市集中开展安静小区建设,集中开展扰民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环保、公安、文化、工商、城管等有关部门查处各类噪声扰民污染案件1.1万件,已创建省、市级安静小区255个,噪声扰民投诉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