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8日电 4年前,哈尔滨市的万先生受雇于一家房产咨询公司,在南岗区一房地产项目放号预售的时候,领着十几个人、带着桌椅板凳,头一天晚上就在售楼处门前排队“等号”———作为“房托”,那场“秀”曾经让那个楼盘一天订掉了500套房子;而前几天,老万又在道里区某个刚开盘的楼盘前排了近10个小时的队,这次是给儿子订了一套使用面积50多平方米的住宅。他说,也怪了,楼盘一开就有人排队。信息得到晚了,下手慢了,都订不到房!
今年哈尔滨市开盘放号的楼盘几乎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排队抢订场面,致使许多市民感叹“一房难求”。难道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真到了“供应短缺”的程度吗?市民纷纷质疑———究竟是谁买走了“我们”的房子呢?
据统计,哈尔滨市每年房地产开发量基本保持在800多万平方米,而今年开工总量较以往有增无减,并不短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博士马骥认为,在绝对供应量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感到买房难,说明百姓目前的购房需求可能有了放量的增长。
据了解,今年前11个月哈尔滨市共销售商品房370万平方米,虽与以往基本一致,但单套使用面积40到70平方米的户型销量同比增加101%;使用面积70至100平方米的户型同比增加46%。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放量增长的购房需求都相对集中到了这部分房源上,才有了“供应短缺”的判断。马骥也分析认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现状看,明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应加大中小户型的供应量,才会缓解“相对供应短缺”。
马骥认为,从全省的大区域环境上看,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确实是巨大的。“其一,哈市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其土地要比周边城市更具稀缺性,稀缺的东西需求自然旺盛;其二,周边城市的人口为改善生活环境,享受更好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教育、医疗机会,也会向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城市转移;其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购房当作了投资升值、保值的手段。这些因素都让房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马骥分析认为,有购买需求和有购买能力是两回事。如果哈尔滨30%的极具购买能力的人群,通过他们的信息优势、关系优势和资金优势,正在购买70%的房子的话,一户会占有多套住房,那么70%的市民去追逐30%的新房源,势必会觉得“一房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