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五项互动促进国企改革和私营经济发展
2006-12-18 11:44: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温美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8日电 题:五项互动促进国企改革和私营经济发展

  对国有经济比重居全国前列的黑龙江省来说,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速度偏低、规模偏小是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我省必须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快发展私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并在五个方面实现互动。

  ●在市场准入上互动。

  市场准入是限制我省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市场准入逐步放开的过程,对私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的每一次放宽,都带动和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又一次蓬勃发展。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执行的是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为此,在许多生产经营领域私营企业是不能涉足的,有的领域甚至外资都允许进入而私营企业却受到限制。要实现我省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就必须从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入手,为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平等准入、公平待遇为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体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等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互动,尤其是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垄断行业准入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私营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能够通过参股等方式尽快进入长期被国有企业垄断的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

  ●在融资参股上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制经济。而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也必须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融资和参股,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实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竞争性强的一般性行业可选择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也可通过产权转让使国有资本退出后由民营资本控股。特别是对我省这样一个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省份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在融资参股上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省明确提出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和集体企业改革,形成一批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并且已在2005年又有9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但改制的总体结果不够理想,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资本参股比例过低,难以形成有效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而许多非上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也普遍进行了改组改制,但是国有股所占比例偏高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因此,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是促进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都必须使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真正在股权上进行活动,形成水乳交融、利益共享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在优化布局上互动。

  近几年,我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了调整。但是,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仍程度不同地存在。我省国有企业分布的行业过于宽泛,今后,仍然要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方面,国有经济需要向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进行收缩和集中,重点提高我省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能力。而对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就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退出,使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在优化布局中实现有进有退、良性互动。

  ●在产业集群上互动。

  有人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此,有人将产业集群称为“振兴东北的第三要素”。我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曾享誉全国,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扶持下,依托原有的工业发展基础,形成了六大工业基地以及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带,产业集群的端倪已经显现,并正在成为振兴龙江经济的发动机。做好产业集群上的互动,就是要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并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客观需要,延伸相关的产业链条,引导和带动产业相近的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中小企业为其进行配套服务,向产业集群扩展。例如,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按照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总体规划,重点发挥产业集群辐射效应,大力拓展产业延伸和配套。4个产业集群初见成效。其中以一重为旗舰,构筑装备制造业产业框架,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北钢、黑化为旗舰,构筑钢铁化工产业框架,形成钢铁化工业产业集群等,都是依托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发展和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产业相近的中小企业与之配套,形成联系紧密并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把国有大型企业与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企业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在人才交流上互动。

  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人才。事实上,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者之间人才交流上的互动。如,在私营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些在国有企业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从国有企业走出,领办创办了私营企业,成为早期的私营企业主;随后,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大批拥有一定技术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被私营企业所吸纳,其中大多数人员成为私营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近年来,我省私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和改造,在参股、兼并、购买国有企业过程中,又有许多私营企业主成为改制企业的领导者,并且成为参股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互动已经成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不断完善,私营企业必将更加成为国有企业人才向外流动的重要承接载体,而在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和改造过程中,也必然有更多的私营企业人才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成为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促进和推动者。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