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联手合作互助共赢 农垦宝泉岭分局与周边市县共谋发展新路
2006-12-18 11:29: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凤伟 蒋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8日电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垦宝泉岭分局主动拆除“篱笆”,积极与周边县市开展“场县共建”,冲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整合资源,互助互补,闯出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

  大农机跨区作业省时省力

  正值秋收季节,从萝北县、鹤岗市到桦南县等地,路边金色的稻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隆隆作业。麦田主人喜呵呵地说:这些从农场来的大家伙,真好使!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大农机跨区作业正在成为垦区与地方合作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农垦宝泉岭分局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共有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4万台,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和各种配套农具。可由于机械存量资本大,每个生产周期都有不少作业时间剩余。与农垦不同的是,周边地方农村大马力机械少,耕地基本上采用小型机械耕作,耕暄深度只有10厘米左右,土壤蓄水能力下降,造成土地板结、犁底层上移、抗灾能力低、生产效益差。于是,宝泉岭分局主动与地方农村沟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农场职工和地方农民牵线搭桥,开展跨区域作业。

  宝泉岭农场机耕科长邓长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型收割机一天能收30垧水稻。人工收割七八天的活儿,联合收割机半天就能完成,还是直接脱谷、装袋。”“玉米直接出粒,光收割费一垧地就能省250元,更不用说人工扒棒、脱粒,划算着呢!”

  如今,宝泉岭分局已代耕代收、农田水利建设等跨区作业面积已由最初的几万亩增加到80万亩,辐射农场周边的依兰、汤原、绥滨、萝北、鹤岗等县市,还远赴内蒙、河北及俄罗斯。

  产业联结促进经贸合作

  把垦区的工农产业化优势和地方的人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加强产业联结、促进经贸合作是宝泉岭分局推进场县合作的又一个亮点。

  拥有年屠宰260万头生猪能力的北大荒肉业宝泉岭分公司建成投产后,不仅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帮助宝泉岭分局及其周边市县5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更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去年生猪出栏数达到了65万头,是3年前的3倍多;玉米种植面积更是由60万亩猛增到140万亩,原粮的过腹增值让农民的腰包一天天渐鼓。

  普阳农场坐落在绥滨县地域,普阳农场与绥滨县企业合作开发生物发电项目日前已经签约,每年加工3万吨大米的同时,还能利用稻米加工产生的废弃稻壳进行发电,共建项目已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

  为了加强场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名山农场在萝北县建设了工业园区,县里则在税收上给予支持。企业见状纷纷到园区落户,为农民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其中仅一个木材加工厂就招收员工300多人。

  资源共享各得其惠

  场县合作向社会、医疗、教育、科技等多领域延伸,是宝泉岭分局正在努力探索的。

  宝泉岭医疗集团与周边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卫生资源共享,动员下设13个分院的中心医院,主动与当地政府和乡镇卫生院联系,组成了医疗联合体,既解决了以前“吃不饱”的问题,又及时高质量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服务,提高了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既方便了农民就医,增加了农场医院的门诊量,又有效地解决了20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谓一举多赢。

  与此同时,宝泉岭垦区的学校、科研单位、文艺团体也都向周边市县敞开大门。许多县市的农民到农场的科技示范园区取经学习,接受科技培训。人员间的交流、技术上的合作,让双方各得其惠。

  行政区域的概念在当地人的头脑中变得越来越淡,建设新农村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