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调研结果显示:近视肥胖成中小学生日益突出健康问题
2006-12-21 15:58:3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初 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1日电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持续增长,城市10至15岁学生近视率增长明显;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长幅度较大,超重、肥胖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日前,哈尔滨市完成的《2005年哈尔滨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报告》显示,与2000年相比,5年时间内,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但身体机能生长水平有所下降,少数体能素质5年来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哈尔滨市城市中小学生,在力量素质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农村学生的力量素质则明显提高。有关专家表示,这与城市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和较少从事体力劳动有较大关系。

  抽样调查13个年龄段23项内容

  为全面掌握哈尔滨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去年,哈尔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着手对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分别组织了哈六中、哈一一三中、复华小学、阿城一中、阿城七中和胜利小学等6所学校学生进行监测。分为6至18岁共13个年龄段,城、乡、男、女等4个组别各100个统计样本量。全市合计完成5200人的实际检测样本。每个样本需参加23项必测项目、两项问卷调查。

  在经过科学、细致的测量和分析工作后,有关专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哈尔滨市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也有所改善,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方面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城市学生的力量素质明显下降,乡村学生力量素质明显上升。

  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稳定上升

  有关专家表示,与2000年黑龙江省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比分析,5年时间里,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从总体趋势上看,哈尔滨市7至18岁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保持稳步的提高,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城乡差别不明显。其中,7至18岁身高城市男生平均增长2.1厘米、乡村男生平均增长2.0厘米,城市女生平均增长1.1厘米、乡村女生平均增长2.7厘米;7至18岁体重“城男”平均增长5.4公斤、“乡男”平均增长5.7公斤,“城女”平均增长2.5公斤、“乡女”平均增长2.9公斤;7至18岁胸围“城男”平均增长4.8厘米、“乡男”平均增长4.1厘米,“城女”平均增长1.8厘米、“乡女”平均增长2.1厘米。

  2005年与2000年相比,7至18岁城市男生肺活量平均下降382.2毫升、乡村男生肺活量平均增长43.9毫升,城市女生平均下降154.2毫升、乡村女生平均增长22毫升。

  在体能素质测试方面,通过对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等方面的素质检测显示,城市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提高,乡村中小学生下降明显。而在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和反映上肢力量的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及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指标水平显示,城市男女生水平都在下降,乡村男女生水平提高。

  视力不良超重肥胖成突出问题

  在此次调研检测中,视力不良(低下)率再次成为被关注的一项内容。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男生7至9岁年龄组上升9.9%,10至12岁年龄组上升34.9%,13至15岁上升37.3%,16至18岁上升10.3%;城市女生7至9岁上升7.9%,10至12岁上升37.2%,13至15岁上升39.8%,16至18岁上升10.9%。5年间,哈尔滨市学生视力低下率在7至18岁年龄组学生中仍呈持续上升趋势。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也正成为突出问题,7至18岁年龄组的学生肥胖患病率增长幅度较大。以男生为例,2000年,7至9岁城市男生超重检出率为25.1%,2005年则为33.4%;2000年,13至15岁城市男生超重比例为22.1%,而2005年则达到40.7%。

  有关专家表示,与2000年黑龙江省学生全国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相比,城市学生的超重、肥胖及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一个大问题。这既与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体育锻炼严重不足有关,也与日常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一方面,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不能缩减体育活动的时间;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多带领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并尽量使孩子的饭菜科学而有营养。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