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开了40多家“杀人吧” 半年一半“自杀”
2006-12-22 09:20:3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王仲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2日电 半年前,打着智者游戏招牌的“杀人游戏”登陆冰城。一时间,哈尔滨开了大大小小40多家“杀人吧”。如今,哈尔滨很多“杀人吧”面临“自杀”的局面。热度过后,能在哈尔滨“存活”下来的只有20几家。

   “杀人吧”无人可“杀”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和道外区等地走访时发现,大多数“杀人吧”里空空荡荡的,有的“杀人吧”已停业等待出兑。

  20日,记者来到南岗区汉水路上的一家“心理游戏工场”。这里的大门用铁链子锁着,门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停业装修”。记者透过门玻璃看到,走廊上贴着的“杀人游戏”宣传海报还是崭新的,摆放在走廊里供客人休息的桌椅看上去也很新。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家“心理游戏工场”半年前开业时,到这里玩的人挺多,但也就红火了两个多月便门庭冷落,没有多少人光顾了。这位居民还说,现在这家“心理游戏工场”已经停业1个多月了,说是“停业装修”,其实是在等买主。

  在南岗区十字街附近的一家“杀人俱乐部”,100多平方米的等候大厅里空空荡荡的,各游戏室都大门紧锁。一名服务员对记者说,这家“杀人俱乐部”是半年前开的,刚开业的时候来玩“杀人游戏”的人很多,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排队等候的现象。可好景不长,开业不到两个月,玩游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如今,白天根本就没有人来玩,只有到了晚上才有几桌客人,与以前比起来差远了。俱乐部现在处于半停业状态。

  随后,记者来到道里区新阳路与安发桥交叉口附近一家“杀人吧”。这里的包房都空着,大厅里只有几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坐在一起闲聊。其中一名年轻人说,他们等了快1个小时,也没凑齐玩游戏的人。

   玩家不买“杀人吧”账

  玩家们为何如此快地对“杀人游戏”失去兴趣,不愿到俱乐部继续那种“杀人”或“被杀”的乐趣呢?

  在走访中,一些曾玩过“杀人游戏”的人认为,游戏被冠以“杀人”这样生猛的名字,乍一听挺吸引人,但玩过几次后就感觉游戏内容比较单一,枯燥乏味,缺少新鲜感。

  在哈尔滨一家公司从事秘书工作的李小姐告诉记者,最初她是被“杀人游戏”这颇具震撼力的名字吸引到俱乐部玩游戏的。和朋友们到一家俱乐部玩过几次后发现,所谓的推理能力根本就没有判断依据,只是凭游戏者个人的好恶来指认“凶手”。就算找对了“凶手”,也有点像“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而所谓的表达能力其实就是看谁撒谎的水平更高、更巧妙。“仅仅靠噱头,而内容单一、缺少变化的游戏是很难吸引人的。”李小姐说。

  “一些‘杀人吧’里玩家年龄相差悬殊,有些‘杀人吧’更是成了学生们谈情说爱的场所,和这些‘小孩’怎么能一起玩这种心理游戏。”在哈尔滨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吴先生说。

  36岁的吴先生最早是从互联网上得知“杀人游戏”的,根据游戏规则经常和同事、朋友在家玩。当哈尔滨市有了“杀人吧”后,他一有时间就去玩“杀人游戏”。虽然在“杀人吧”里一起玩游戏的人很多都互相不认识,但由于大家年龄、层次相差不大,所以玩得还算投机。但没过多久,吴先生发现,到“杀人吧”的年轻人多了起来,甚至一些上学的男女学生也相约而来,游戏经常是玩着玩着就变成了他们打情骂俏。现在,吴先生不去“杀人吧”玩了。

    经营者半年赔20万

  在哈尔滨曾火爆一时的“杀人游戏”来匆匆去匆匆,“杀人俱乐部”里“无人可杀”,让本想借“杀人游戏”赚个盆满钵满的经营者们叫苦不迭。

  在道里区经营一家“杀人俱乐部”的赵经理说,当初见北京、上海等城市玩“杀人游戏”的人挺多,也没做市场调查,脑袋一热就在哈尔滨开了一家“杀人俱乐部”。“俱乐部”有10间包房,属于中等规模,一年的房租要10万元,装修和买设备花去30多万元。玩家办一张会员卡收10元钱,每次玩每小时另收5元钱。赵经理经营了不到3个月,“杀人俱乐部”便日渐冷清。他说,现在这样半营业半关门地经营还不如兑出去,装修的钱算是“白搭”了,半年赔了20万左右。

  “现在每天开门营业都入不敷出,只有等着转行或出兑了。”在道外区经营一家“心理游戏广场”的郑经理一脸苦笑地说。郑经理告诉记者,他的“心理游戏广场”有6间包房,规模比较小,每天水电费、人员工资和租金等基本费用要500多元。现在生意不好,有时一天下来只有10几个客人,连基本费用都挣不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哈尔滨很多“杀人吧”的经营者都像郑经理一样,当时“一窝蜂”地上马,现在又纷纷迅速地退出市场。目前,哈尔滨市经营“杀人游戏”的各种俱乐部已由高峰时的40多家减到20几家,半年时间几乎一半闭店。

  相关链接

  “杀人游戏”是16位会员围坐在包房里的一张U型桌旁,设有裁判席,由俱乐部专业的裁判主持游戏。参加游戏者分3种身份,8人为平民,4人为杀手,4人为警察。每局开始前,游戏者摸取身份牌,所有玩家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游戏开始后,杀手每轮杀掉一个人,警察和平民需指认出谁是杀手,通过投票将其淘汰。游戏以杀手或警察淘汰掉全部对手为胜。

  通常情况下,在近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里,游戏者很难一下子判断出每个人的身份,直到游戏结束才恍然大悟。因此,经营者将“杀人游戏”标榜为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