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5日电 题:在平凡岗位上百姓记住了一个普通水暖工的名字———刘兆滨
刘兆滨,53岁,中共党员,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道里房产经营公司通江分公司水暖工。从1981年当上水暖工的21年职业生涯里,他干出了32年的工作量。通下水、堵管涌,为老百姓解决身边的难心事1.3万余件。在刘兆滨身上,市劳模、省劳模、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各种荣誉、称号十余个。但对于刘兆滨每天服务的百姓来说,更多的人把他当成:水暖工刘师傅、好人老刘。
老百姓就买好人的账
听说中央10多家媒体的记者要来采访水暖工老刘,大冷的天,70多岁的付德英大娘主动要来说两句:“兆滨是个好人哪,家里上下水坏了,他来帮着修,从不在家抽一根烟,喝一口水。上秋买秋菜,街上遇见他,他都帮我往家扛。”
52岁的邹彦芹来了就一直说惭愧,“刘师傅从1997年就开始帮我家修下水,堵漏水,11月我给儿子新装修的房子,楼上哗哗漏水,要不是刘师傅及时赶到,几个屋子全得泡汤。我儿子这婚就结不上了。说来惭愧,让人家刘师傅帮了这么多年的忙,我还是这两天才知道,刘师傅叫刘兆滨。是个优秀共产党员……”
21年干了32年的工作量
1997年哈尔滨房管系统向社会公布了搞好房产管修优质服务“四项承诺”,并开始向用户提供夜间维修服务。从那时起,刘兆滨除了每天8小时工作外,下班后到晚上9点则自动值班。回到家,老刘也会将绞鞭等应手工具带回家,手机一响,不管几点正在干啥,立即出发。
隆冬12月的寒夜,滴水成冰。晚上10点多,建国街一个住户家水管迸裂。需马上抢修。骤然响起的铃声对于刘兆滨就像是出发的号角。老刘骑着摩托一路狂奔,天冷路滑,一个没注意,摔出去十来米远。想到住户家喷涌如注的水管,一刻不能耽搁,老刘一分钟也没多停留。由于已是深夜,水压大,住户家又没有闭水阀门,水已呈喷射状。没有办法,老刘带水作业,冰冷的自来水喷在刘兆滨身上,水控制住了,老刘全身却从外湿到了内。
看着老刘穿着已结成冰夹的衣服骑摩托上路,住户眼里含泪,第二天就将感动的电话打到了刘兆滨的领导那里。
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不管是休息还是正吃年夜饭,只要报修电话一响,拔脚就走。后来刘兆滨养成一个习惯,在家吃饭从不脱外衣,夜间手机也放在枕边,随时准备出发。
老刘说,干工作其实他全凭的就是个责任心。干房管水暖维修,都是急活:不是下水堵了,就是水管迸裂,作为“抢修员”你晚到一分钟,住户家的损失就会成倍增长。
同事们给刘兆滨算了笔账,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加班时间,他已用21年的工作时间,干出了32年的活。这还不算他义务为管区外市民解困的工作量和时间。
不求回报,一生做好一件事
记者让刘兆滨说说自己的事迹,老刘想了半天,也说不出啥。但一说起啥办法堵住水管砂眼最快,咋样淘下水能将住户家损失减到最小,老刘的话就滔滔不绝了。
这些年,凭着自己的钻劲和巧劲,老刘发明了土办法,自行车内带铜线捆扎法、下水管道塑料袋引流法、塑料管解剖法等,都已成为全公司水暖工间流传的最佳作业方案。老刘技术上是“大拿”,而更让大伙佩服的是老刘干工作的这股劲头。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住户家,刘兆滨先后自费购买了4台摩托车。
过去,老刘一家住在道外二居室的房子,挺舒适。可为了节约赶修路上的时间,老刘硬是劝说家人把房子卖了,买了现在红霞街的房子。
为了干这个许多人嫌脏嫌累的水暖工,老刘改变了很多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次,在他不当班的情况下,一位住户点名请刘兆滨去维修,但此时老刘正和几个朋友聚餐。刘兆滨没说二话,立即赶到,活抢出来了。住户却善意地给刘兆滨提了建议:“刘师傅活儿干得漂亮,但工作时间也不能喝酒啊。”刘兆滨没做任何解释,自此后,滴酒不沾。
如今,在刘兆滨的带动下,哈物业供热集团已成立了50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管区,成百上千个共产党员刘兆滨,在房管物业领域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