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12月25日电 (记者 杨静) 25日18点30分,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体育馆舞台上的灯光骤然变亮,万人的观众席瞬间鸦雀无声——黑龙江省历史上首次万人观看的新年交响音乐晚会就要开始了。
激情让浪漫交响回荡
主持人简单的报幕以后,手拿小提琴的舒茨先生快步的跑上舞台,向大家致意后走上指挥台。这位奥地利皇家乐团约翰·施特劳斯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兼音乐总监形象酷似圆舞曲之王。人们可以从他轻盈而快速的步履中体会到他对音乐的天赋和狂热。他的特别在于用小提琴代替指挥棒指挥全场。
![]() |
整场演出以一曲热烈欢快的《蝙蝠》序曲作为开场,将人们迅速带入新年的喜庆气氛。随着舒茨手势的变换和身体的摇摆晃动,音乐汩汩流淌在耳边。如果说音乐是用来听的,那么今天的音乐会好像是为了来看舒茨的。他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一方面在控制着音乐,同时也在演绎着音乐。每一曲结束,观众们的掌声都会长久的持续。
如果说舒茨对音乐的激情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那么男高音卡鲁索将和女高音罗雷纳则是用那种充满了感染力的声音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他们共同演唱了轻歌剧《维也纳气质》中最著名的维也纳气质二重唱,轻歌剧《风流寡妇》中的著名二重唱《难以启齿》,并在舞台上情不自禁的展现了曼妙的舞姿,观众们几次给与他们热烈的掌声。
音乐让我们沟通无限
![]() |
19点40分,下半场正式开始,乐队走上舞台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们全部穿着红色的唐装入场,当即便引来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在写有“圣诞快乐”祝福语的舞台上,这些奥地利的音乐家们穿着我们的民族服装演奏着他们的音乐,台下的观众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过程中,观众多次以掌声相和。虽然在音乐会场里随便鼓掌和发出声音不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但是大家的击掌相和似乎给了音乐家们极大的鼓励。
如果说出场是一个惊喜,那么演奏《敖包相会》和《走进新时代》等中国曲目时,观众们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甚至有的观众会随声轻唱。卡鲁索将和罗雷纳纯熟的中国口音给我们的耳朵带来了无比的享受。
可能我们语言不通,但却可以用音乐交流。也许我们文化各异,但是却可以用音乐来融合。最后舒茨的小提琴独奏《友谊地久天长》既表达了他们的心情,也表达了当时场内所有中国观众的心声——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文化让冰城和谐美丽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位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一位在某媒体供职的李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交响乐演出,对他而言,电视上的《维也纳新年晚会》移植到自己的身边,让他体味到“梦幻”的感觉。
带着老伴和孙女前来观看演出的某高校艺术系退休教师孙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在哈市观看交响乐演出。第一次是在几年前,那一次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而不美好的原因是观众的素质——不合时宜的鼓掌、间断响起的手机零声、杂沓的随意走动、不整洁的服饰……而这次,这一切却几乎都看不见了。孙先生说,奥地利艺术家的演出,不仅是对他们技艺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哈市观众文化素质的一次考试。艺术家的演出是成功的,而我们的观众更是合格的。
散场经久,空荡荡的体育馆里似乎还回响着空旷灵动的乐声,乐声中烘托着更加文明的哈市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