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搜 索
回眸松花江污染事件 建立健全全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2006-12-28 13:44: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8日电(记者 杜丽华) 一年前,全省人民团结一致应对突如其来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去年同期污染防控工作初战告捷。今天,全省环境监测战线的有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回眸总结松花江污染事件,并提出要在黑龙江省尽早建立健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升级配齐监测仪器设备

  据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宋男哲介绍,“十五”期间和近两年,国家、省和地方投入2亿多元用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全省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监测能力。但环境监测整体能力还不强,预警能力薄弱。

  宋男哲说,全省有100个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1200多人,拥有监测仪器1800多套。按照国家《环境监测建设建设标准》,还缺少监测仪器3000多套。目前,全省监测自动化水平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弱,监测范围、频率和项目有限,监测数据还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状况。

  “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无米难为炊,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开展各项监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站拥有的惟一一台色质联机分析了哈尔滨市的所有监测数据,为松花江污染应急监测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哈尔滨市环境监中心站站长刘子靖颇有感慨地说,“购置监测仪器不必多而全,需要高而精。尤其是在资金匮乏、仪器短缺的情况下,更要配置适用性强、先进的监测仪器。”

    建立全省应急监测网络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王忠伟提出,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就要建立和完善全省环境环境监视性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预警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性监测网络。确保各个网络流畅运行,为保证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发布环境信息提供可靠数据。

  王忠伟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完善覆盖全省的水质、空气、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全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动态监测监控。加强流动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建成以省级环境预警应急监测中心为龙头,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市等环境监测站为分中心的基本辐射全省的应急监测网络。

  佳木斯市环境监测站站长王国庆也建议,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建立包括三级站以上和省直管站在内的应急监测网络,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手段,对突发污染事故进行预警,增加应急监测体的覆盖性、机动性、及时性、联动性,协调调动全省的应急监资源。

    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佳木斯市环境监测站站长王国庆还建议,在环保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建立起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咨询系统,邀请科研单位、公安消防、防化部队、卫生农林、水利气象、工矿企业等有关部门专家参加。突发事件来临,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咨询参谋作用,协助解决环境应急监测及事故处理中疑难或专业性强的问题。

  同时,尽早着手建立危险污染源数据库,对危险污染企业所生产、使用、贮存的危险品的种类、存放地点、理化性质、毒理毒性、危险范围、处理技术措施等进行调查,建立档案和危险源数据库,以备应急环境之需,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措手不及。

  同江环境监测站提出,建议把污染事件按其数量、危险程度、影响后果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划分成突发事件若干等级,然后向社会公布。针对不同等级的污染事件,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使其应对措施更具实效性。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