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07我们的幸福生活:物价上涨不会再持续
2006-12-31 14:58:57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王轶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1日电 题:2007我们的幸福生活:物价上涨不会再持续

  关键词:

  物价上涨

  人们常说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再加上电价、水价、成品油、天然气等等,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它们的价格涨跌也是普通百姓最关注的事情。

  怀念家里的菜篮子

  刘玉红,女,27岁,哈尔滨市驾校会计

  记得小时候为了攒点零花钱,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在假期主动承担起了家里买菜的任务!买菜的赚钱方法,至今想起来还是最过瘾的!

  第一,爸爸每次给的钱都是整的,5元、10元、20元……为了鼓励我积极地去买菜,我们约定剩下的钱都可以归我。

  于是呢,每到放假(一般都是暑假),我大清早就拎着菜篮子出去了。那时候一出我家大院就是菜市场,也不用过马路,因为是窄窄的一条街,也没什么车,所以安全没什么问题。对了,每天我的菜篮子里都有一个小弹簧秤,人家称完了俺自己再称一下,我那时小,不识杆秤,怕让人给坑了,弹簧秤上的数字多一目了然!相信这样的经历也是现在的小孩子无法体验到的了,现在去菜市场,首先都已经是电子秤或者台秤,都是看数字就好,而且现在去买菜,谁还拎菜篮子,都是塑料袋了。

  那时候买菜,我是极认真的,我会把所有的摊位都问一遍,然后买最便宜的!可是现在的菜市场、超市的菜价好像都约好了似的,要涨一起涨,要跌一起跌,个个超市之间相差不了几分、一角的,如果为了买便宜的再去远点儿的地方,还要搭上车钱就不划算了。

  现在买菜已经少了童年时候的乐趣,只是为了买菜去买菜了,但是也有好处,以前想吃点时令的蔬菜,比登天还难,现在只要你能想到的就能买到,只不过价格贵点儿而已。

  关于粮票的记忆

  李永林,男,40岁,黑龙江少年犯管教所民警

  前些年我儿子还小的时候,一天手里拿着一张粮票跑过来问我:“爸爸,这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这是粮票。”儿子问:“粮票是什么?”我告诉他:“粮票就是买粮用的。”“可以买肯德基吗?”“不能。”儿子好像明白这是一件没什么用的东西了,有些失望地将粮票交到我手里,然后做自己的事去了。儿子从小到大没有买过粮,他吃的粮食全是楼下的粮店直接送到家的,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了解这张粮票的用途。

  这是一张一市斤的全国通行粮票,别看它现在一点用处也没有,若是往前推回二三十年,它可是神通广大呢,那时正是它风光无限的时候,谁要是有几张全国粮票,不知道会招来多少人羡慕的目光呢。

  记得8岁那年的暑假,我随舅舅到齐齐哈尔办事。中午时分,舅舅领着我去饭店吃饭。饭店里排着长队,当舅舅看到排队的人手里拿着粮票时,一下子傻眼了。他来时匆忙,竟然忘了带粮票。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舅舅还是站到了队尾。轮到舅舅时,舅舅刚把钱递过去,开票的服务员就说:“粮票。”舅舅赶紧说:“粮票忘了带,我多加钱买饭。”服务员不客气地说道:“不行,没粮票绝对不行。下一个……”因为没有粮票,那天中午我们没有吃上饭。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粮票的重要,心里便对粮票格外留意起来。

  又过了几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粮票渐渐不像原来那么紧张了。如今,粮食遍地都是,在哪里都能买到,粮票也只能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了。

  涨价我们都能先知道

  徐玲芝,女,64岁,哈市红十字儿童医院退休职工

  对于我们这些老太太来说,没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关心的,除了儿孙老伴的健康和事业以外,最关心的就是生活必需品和水电煤气的价格,平常我们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也是这些东西。

  我们成天在家里待着没事干,闲着无聊就和老邻居相约去逛超市,几乎是每天必去一次,其实也不买什么,就是去看看价格或趁着涨价之前抢购些东西。时间长了,超市里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我们基本都掌握了。不过就是再掌握价格也经常吃亏。比如,前一段时间大米涨价,从年初1元多点,一下涨到了将近两元,后来鸡蛋、肉、鱼的价钱也跟着一块涨,我们这些老太太都着急了,趁着商场搞促销降价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排队去买了上百斤的大米,寻思够家里人吃上一阵子了,可没想到又过了一段时间大米的价格又下来了,这下好了,我们买的降价米还不如现在的平价米便宜呢。

  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我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水电煤气的价格,别小看每个月百八十的水电费,一年下来也是一个普通家庭一笔不小的支出呢。说来可笑,也许是我们老了,喜欢道听途说,今年4月,电费涨价前夕我们听说电费由每度0.39元上涨到0.47元,一下涨了八分钱,就觉得有些不划算。后来听别人说如果涨价后提前交的电费还按涨价前标准执行,按每度电节省0.067元计算,预存的1000元就能节省近170元。我们也就跟着稀里糊涂地买了很多度电,可后来一打听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相关链接:

  包括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内的一些专家都表示,本轮粮价和物价上涨将是不可持续的。市场观测表明,目前整个粮食市场已经趋向稳定。

  但是,由于短期内粮油供应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粮价可能还会小幅上涨,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度调整。根据预测本轮粮价上涨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夏、秋粮上市为止。

  近年来国家对粮食进行托市收购,不少地方的农民产生“卖跌不卖涨”的惜售心理,使得囤粮待售现象突出,粮食价格自然有所上扬。另外,国内粮油加工企业需求旺盛,国际市场减产等因素也是粮油涨价的诱因。

  解读:

  明年国家将更为重视粮食安全和粮农利益。如果没有不可预料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原因,粮食不一定会继续增产,但也不会大幅减产。也就是说,粮食供需将大体平衡。这种情况下,粮食继续小幅涨价是可以预期的,但是,明年夏、秋新粮上市后,市场供需平衡出现相应变化,粮食价格将有所回落。

  明年,国家将重点控制垄断行业价格,研究制定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方案,进一步推进电价、水价、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电信资费新业务的公示制度。

  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指出,这些公共产品涉及到百姓的基本生活成本,对高收入阶层来讲涨价的影响不大,但对一些低收入人群来说,影响却很大。因此各地在出台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方案时,必须把握好时机和节奏,妥善处理好价格改革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这实际上透露了一个潜台词,所谓改革方案,讨论的重点不是涨价和降价,而是能否理顺价格形成机制。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