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民增收——访CCTV年度三农人物韩贵清
2007-01-22 09:48: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云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电 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战线上,有一面旗帜,就是被人们称为“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韩贵清。如今,这面旗帜走上了CCTV年度三农人物的领奖台。21日,刚刚接过奖杯的韩贵清激动地说:“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这是黑龙江3800万人民的荣誉,这表明黑龙江省的三农工作得到国家的关注与肯定。”

  韩贵清生长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庄。大学毕业后,在黑龙江省农业科研战线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他深知农民要致富离开科技的支持是很难的一件事。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专家下不去,即使下去了也蹲不住,农民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多的科技成果却不能用来改变农民的生活,韩贵清时时为此而焦急。

  2003年6月,韩贵清的一份报告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同年8月,现场办公会在省农科院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省委决定由省农科院帮扶全省十弱县。这一重任落在了韩贵清的身上。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省农科院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在十弱县各建一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一个科技示范园区。

  为了让专家大院变成农民真正的致富大院,韩贵清他们可谓是煞费苦心。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韩贵清设想的那样顺利,一些村民担心种植新品种风险会大一些,因而常和农技员发生争执。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韩贵清跟大伙们保证,如果推广种植品种的产量达不到预先效果,省农科院愿包赔农民的一切损失。

  丁金库是庆安县同发村的种植大户,当年,他种植了由专家提供的水稻新品种,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丁金库家的变化彻底打破了农民的顾虑。第二年,不用做任何动员,同发村的村民就全部改换了品种,到了年底家家都饱尝了丰收的喜悦。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省农科院科技帮扶十弱县的经验在全省66个县得到了推广,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共增产粮食100万公斤,农民因此人均增收1034元,国家农业部将这一做法形象地比做为“1+1”(院+县)致富奔小康模式。

  如今,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7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20%~30%,优良品种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5%。在荣誉面前,韩贵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现在是人民的公仆,为了农民的丰收,农业的发展,我愿耗尽一生。”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