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重任在肩——写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际
2007-01-22 11:01: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者刘治宇 赵振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电 题:重任在肩——写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际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科学发展全面振兴、共建共享“三个适宜”和谐冰城……

  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之际,一项项科学合理的目标、一幅幅振奋人心的蓝图、一次次扎实可行的展望……不仅成为会上党代表们庄重讨论交流的议题,更是市民几天来亲朋相聚热议的话题,难怪记者在采访党代表们听到同一心声:“市委做出的未来5年奋斗目标,再次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我们作为党代表,深感重任在肩,将以最快的行动把党的声音传达到百姓中去,将宏伟目标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以人为本

  群众利益至上

  昨天,刚刚把家搬到松花江北岸的王强看到报纸登载的报告内容,心里挺乐呵,因为这些前景都是他在江北生活、做生意所期盼的。他对记者说:“这会开得挺实在、挺让老百姓受用。”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此次党代会为哈尔滨市确定了明确的目标。

  从未来5年老百姓能饮到什么样的水,到居家烧火做饭用什么样的气,再到建什么样的路网让市民出行更顺畅,富裕安康的目标实实在在。

  作为拥有10个县(市)、500万农业人口的特大城市,哈尔滨市将进一步统筹城乡农业发展,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通,引导城里的产业、技术、资本向农村转移,特色农业反之促动城市经济,形成城市乡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

  这些理念和主题,在杜宇新同志的报告中,条理清析,切实可行。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加大对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改造,着力解决行路难、乘车难、停车难、入厕难等迫切问题;加快危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农村建设,加强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污染治理;完善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机制,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解决看病贵就医难问题。桩桩件件关乎百姓衣食住行,关乎城市发展。

  “三个适宜”

  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的发展必将依托于人的发展,也必将反哺人的发展。

  一位市领导作为党代表,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用辩证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认识:“哈尔滨市的全面振兴,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振兴做起,坚持‘三个适宜’文明城市的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适宜创业,一个城市只有适宜创业了,才能反映出城市具有的潜力。只有着眼于百姓,激发他们的热情,才能让城市‘活’起来。”

  “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新一轮科学发展浪潮中,市委重新审视了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的更新、更科学的城市发展目标,真正解答了城市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该怎样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完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和飞跃。

  为了营造良好的载体功能和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和创业人才,哈尔滨市完成了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审批服务项目平均办结时限大大缩短。同时,出台大量经济、社保、公共安全等方面政策法规,举办了850余场人才招聘会;为突出城市建设的人居功能,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哈尔滨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0.16%,人均公共绿地更增至7.27平方米,372个老庭院被改造成景观庭院、精品庭院;为给每一位居民提供更加充分的发展条件,哈尔滨市开始打造“平安哈尔滨”,完善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完善了人才引进和创业机制,更树立了“知荣辱、扬美德、树形象、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广州来哈经商的张水生先生告诉记者:“来哈尔滨做生意多了政府的扶持,少了部门之间的掣肘,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我对企业在哈今后的发展满怀信心。”

  全面振兴

  再显民生优先

  2006年,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连续4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60.3%和58.4%,这是市委和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的结果,更是我们全面振兴哈尔滨的起点。

  抓住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抓住了哈尔滨市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难得的机遇。而城市的全面振兴,容纳着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此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5年哈尔滨市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十分到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宜居城市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发展活力。这五项任务再次彰显“民生优先”的指导方针。

  作为加快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改善民生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未来5年哈尔滨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此次党代会明确了要振兴经济,还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方向。未来5年的目标突出了抓好扩大就业、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工作,有利于提高城市住房、教育、医疗等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真正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安康社会。

  蓝图美景

  催生扎实脚印

  实现蓝图美景,从我、从现在做起。

  在盛会闭幕之际,党代表们表示,重任在肩,使命重大。党代会不仅明确了目标,还提出了全面的“工作指南”,今后一个时期,围绕着“三个适宜”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真抓实干,注重实效。

  从党代表的话语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一个“实”字,实实在在落实党代会精神,一心一意促发展。阿城代表范喜坤说,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制帮助企业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前景亮堂了,作为企业负责人,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工厂、工人”这“三工”问题,从全行业考虑企业发展方向,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才能把落实党代会精神做到实处。来自劳动部门的党代表表示,近4年,哈尔滨市出台了诸多劳动保障政策,劳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根据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既要梳理已出台政策,释放其最大的保障效能,又要出台更多的政策和办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者利益。

  满载收获与喜悦,踏上新的征程。

  坚定科学与适宜的发展之路,代表和百姓充满信心,未来5年,哈尔滨将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更有创造力,城市将更加舒适宜人,冰城人定将更加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