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  >  2007黑龙江两会  >  两会动态
搜 索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六个更加突出”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篇
2007-01-26 07:54: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雷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5日电(记者 雷蕾)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近些年来成为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可或缺的热点之一,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其作为黑龙江省2007年政府工作“六个更加突出”的重要一项,这引起了广大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

    2006年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回顾(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增加值2340亿元,增长20.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7.6%;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额85.3亿美元,增长49.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6.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23.7亿元,占全省的41.3%;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占全省的84.7%。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5.3亿元,增长22.2%。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年收入超亿元的达到200家,形成特色产业集群56个。全省中小企业园区发展到120个,进区企业6000户。自建或合办科研机构38个,开发新产品32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145项。

    2007年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展望(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黑龙江省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实施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家,新增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20家,确保年内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700亿元,增长16.0%以上。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动10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园区建设。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重点扶持出口型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20.0%,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以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为重点,加速构建服务体系。大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协委员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建言献策

    冯洪滨:在更宽阔的视野中解决民企金融问题

  为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痼疾,我省可否从财政上拨出专款,作为成立包括国际风险资本在内,真正按照国际惯例行事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基金。否则风险投资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只是徒有虚名,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设立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门支持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常规科技创新资金和产业化贷款,解除我国银行商业化之后的后顾之忧,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和产业化切实落到实处。

  设立两亿元的黑龙江省创新无担保贷款基金,对于经过权威部门认证的重要发明创造,即有资格申请贷款。简化审批手续,删除那些不利于创新产业化的金融障碍,用政府直接承担风险的创新模式,直接推动重大发明创造产业化,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开辟新税源。重点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现以点带面的宏观经济发展效果。

    省工商联:对转制型民营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是双赢之举,既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化解了改革中的不稳定因素,加快了企业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经营社会化、福利社会化的步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尽了一份力量。又使这些民营企业自身也借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据省工商联调查了解,有些转制型民营企业在改制后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有关政策得不到落实,有关部门服务根本跟不上,对企业发生的诸多问题没有良好的及时加以解决,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建议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尽快落实改制协议中为企业做出的承诺;对转制型民营企业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经常回头看,不要甩包袱;支持转制型民营企业技改工作,鼓励技改、支持技改申报,给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样的技改政策和待遇;帮助转制型民营企业化解人事纠纷、债务纠纷,促进转制型民营企业中的两种文化、观念、尽快协调,以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可以交由社会承担的不再由企业承担。要妥善安置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政府和收购方要明确分工,企业落实补偿资金,政府要负责督促、落实职工安置工作并分担部分改革成本。

  切实落实改制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平等地享受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政策,使其在冲销呆帐、减免利息、封闭贷款、土地使用、人员安置等优惠政策上,享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能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

    唐洪铭: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到位,特别是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尚存差距。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创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涌现更多知名品牌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优势,加强内引外联,帮助我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是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推动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的作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继续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致富,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引导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智力支边和扶贫开发事业。

  三是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鼓励非公有制人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继续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捐资助学、铺路修桥、赈灾济困、拥军优属等多种形式,积极塑造关爱社会的良好形象。

  四是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活动,不断探索服务新农村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式,在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名词解释--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战工作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由个人支配其劳动所得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工为主,并占有剩余价值。我们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主要是指这两种经济成份中的代表人士。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