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电 作为资源型城市,无一例外总有一天会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在去年的人大会上,记者采访省人大代表、鹤岗市委书记刘国中时,他正在为八十年后的煤城——鹤岗市何去何从而忧思。经过一年的时间,在本次人代会上,记者再次就此问题采访了刘国中。刘国中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鹤岗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明确。
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
刘国中讲,鹤岗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按照现在煤炭的储量,六十到八十年后,鹤岗将会无煤可采。八十年后的鹤岗是个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我们城市的发展思路。在过去的一年,鹤岗市市委一直在谋划鹤岗的发展。如今这一思路更加清晰了。
“鹤岗的发展思路是由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成综合型经济城市。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单纯依靠资源采掘的被动局面。这是鹤岗在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思路。”刘国中介绍道。
据刘国中讲,这一发展思路将会贯穿鹤岗将来五年的实际工作中。依靠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这条主线,努力建立一个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型经济新格局。一方面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做足煤的文章。通过科技、体制、管理等方面创新,提高现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煤精深加工、煤电产业,把鹤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煤工业,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多元支撑的战略格局。将鹤岗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一个综合型经济城市。
打破单一经济模式
发展的思路清晰了,制定的措施更加明确了。“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将着力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综合型经济创新转型。具体就是打破‘一煤独大’的单一经济模式,实现产业多样化、项目多元化。”
据刘国中介绍,今后在推进城市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发展煤炭产业,让煤继续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最主要的是要努力发展其它产业。如农业、旅游业、边境贸易业以及机械、医药、流通等行业。
“农业尤其是绿色农业是鹤岗实现创新转型的一个主攻方向。”刘国中介绍。鹤岗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城市,年粮食产量在45~50亿斤。今后将加快发展绿色优质食品产业,把食品加工业打造成优势主导产业,这是城市创新转型的又一主攻方向。
以旅游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鹤岗旅游资源丰富。完善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细鳞河民俗风情园、名山岛、将军石山庄等现有旅游景区,重点开发界江游、矿山游、跨国游、生态游、垦区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尽快把鹤岗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边疆生态旅游区。
打造“绿色鹤岗”
“我们的城市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八十年对我们个体来讲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但是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来讲并不长,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鹤岗八十年后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我们现在人手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动员所有的鹤岗人参与到这次城市转型创新建设中来。一方面我们要将鹤岗发展成一个综合型城市,同时我们也要打造一个‘绿色鹤岗’”。刘国中讲。
将鹤岗打造成一个“绿色鹤岗”。有效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努力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天蓝云白、空气清新的“绿色鹤岗”。
采访结束时,我们了解到在过去的2006年,鹤岗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鹤岗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是2001年的1.74倍,年均增长11.8%;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6.1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1年增长109%,年均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1年增长31.7%,年均增长5.7%,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幅跃居我省四煤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