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电 “建立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是统筹区域发展,建设林业强省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是伊春的重大战略选择。有利于促进南北呼应、东西联动的区域竞相发展,有利于加快工业、农业、林业的行业统筹发展。”省人大代表、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喜军说,按照国家生态建设“东扩、西治、南用、北休”总的战略布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站在保护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的高度,实施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建设穴以下简称“两区”建设雪规划。大家都知道,森林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和最稳定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自然基础。而小兴安岭林区恰恰具有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三江两河”的重要支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对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别是南部粮食主产区更起到不可替代的生态呵护作用。
由于小兴安岭林区介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之间,是我省东部与西部的绿色天然屏障,建立并使其发挥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大局。
杨喜军表示,从保护小兴安岭林区的森林多样性看,紧紧抓住林业发展的“黄金期”,抓好“两区”建设,加速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林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水平,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并直接关系伊春林区转型与发展之根本。从体现小兴安岭林区的魅力看,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蕴涵和迸发的巨大潜能,全面推进“两区”建设,直接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境界。随着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伊春被确定为全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这些都为建立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喜军认为,“两区”建设对伊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把伊春建成宜于居住、宜于创业的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中等规模、生态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