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6日电(吕剑钊 记者 高长利)在6日召开的大兴安岭地区“两会”上,大兴安岭地区明确提出了积极构建生态和谐、发展和谐、政治和谐、公益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努力建设生态兴安、发展兴安、活力兴安、富裕兴安、文明兴安、平安兴安,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
积极构建和谐林区,主要是实现六大和谐:生态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自然生态良好,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经济总量增加,经济实力增强,企业效益和地方财政增收;政治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政治领域各种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到95%以上;公益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社会领域的各种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居民幸福指数达到90%以上;文化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道德风尚更加良好,具有林区特色的和谐文化初步形成;人际和谐就是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居民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
合力打造品牌兴安,主要是加强“六大兴安”建设:加强“生态兴安”建设,充分发挥大兴安岭天然屏障所具有的生态地位和巨大作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资源培育工程、资源保护工程。坚决不上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以牺牲生态、浪费资源的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去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砂金开采,开展了“兴安绿剑”、“绿盾行动”等专项活动,有效地加强了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管理,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发展兴安”建设,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接待人数23.6万人次,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60.7%,漠河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20个地方金牌荣誉单位。煤炭产量达到178.2万吨,同比增长47.6%。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兴安北药销售收入增长均达到10%以上。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81个,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同比增长53.7%。加强“活力兴安”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社区建设,推动各项公益事业全面进步。全区建设标准化社区41个,接待信访939人次,民事调解283件,救助困难群众36801人,发放救助物品49338件。成立大兴安岭特色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20余种,引进推广新技术18项。全区新增教育投入3743万元,新增医疗卫生投入588万元,改善了教育教学和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富裕兴安”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福利事业,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去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了8.5%,增发工资5835万元,目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0249元。加强“文明兴安”建设,提高林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倡导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努力建设具有林区特色的和谐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培育健康文明道德风尚。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85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加强“平安兴安”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着重解决群众法律诉求困难,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林区社会公平正义,全区居民安全感满意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