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9日电 3月16日下午,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座谈会,17名省城知名交通专家为哈市道路交通“会诊把脉”,从五个方面探讨解决困扰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多发的方法。
现状
交通拥堵点10处
事故多发点33处
据交警部门介绍,哈市路网为两轴、四环、十射的格局,其中四环高速路已有70%建成通车,三环快速干道还未开展建设工作。目前,哈市共有机动车40万台,驾驶人70万,建成区面积290平方公里,道路1840条,道路总长度1370公里,其中快速路75.8公里,主干路224公里,次干路237公里,机动车停车泊位8.5万个。截至2006年底,建成区内共有交通标志15000块,指路标志700块,交通护栏55000延长米,信号灯控路口353处,手触式行人信号灯50处,150处电子警察系统,160处电视监控系统。
自2000年哈市实施“畅通工程”工作以来,在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道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道路交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市区交通拥堵得以缓解,交通秩序得以规范,事故黑点得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得以明显的改观。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整治交通环境的氛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随着市区车辆、人口的增加和大量商业、行政、住宅的建设,又引发了新的交通矛盾,一些路口、路段交通拥堵现象比较突出,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形势不容乐观。
据交警部门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区共有拥堵点、段10处,事故多发点、段33处。
问题
商业区过度开发
违法停车很普遍
交通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士认为,中心商业区过度集中,重点学校、沿街饭店缺少停车场是造成哈尔滨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哈尔滨市政设计院副院长郭锋钢表示,近两年来,市民出门堵车、上下班乘车难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部分主干道两侧商业开发过度,中心商业区交通吸引源过于集中,每天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再加上静态交通设施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道路通行能力达到了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造成人车混行、违法停车现象严重。如果戈里大街远大商厦门前路段、东大直街松雷商厦门前路段、兆麟街区域以及友谊路万达商厦门前、东直路家乐福门前路段等。
哈市规划局管线处处长丛晶莹认为,重点学校、沿街饭店和一些政府机关由于缺少停车场,接送学生、就餐和办事的车
辆占道停车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动态交通,从而造成哈市道路的拥堵。如一曼街继红校门前路段,花园街花园小学校、铁岭小学校和69中学路段,嵩山路川友饭店路段以及友谊路社会保障局门前等路段。一些路段商服非法占道严重,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也是造成拥堵的一个原因,如道里区安字片区域、道外区十六道街区域。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罗辑说,哈尔滨交通主要存在市区路网不完善,断头路、铁路阻断路网,主干道间距大,致使一些主干道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趋于或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如东西大直街、霁虹桥、一曼街和省政府广场、博物馆环岛路段。
办法
如何解决拥堵问题
专家提出五个办法
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哈市道路交通环境尽快得到改善,应从立法、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加快对道路交通的综合整治和进一步完善。部分专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继续深入开展“畅通工程”工作。使人人关心交通,人人重视交通,人人支持交通。同时,还要从政策、法制方面保障道路交通合理发展。2000年以来,哈市通过实施“畅通工程”工作,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整治交通环境的氛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近两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畅通工程工作止步不前。
一、制定完善哈尔滨市交通发展宏观战略。由政府牵头,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特点与未来的发展定位,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研究制定完善适合哈尔滨市交通发展的中、长期宏观战略,主要包括交通枢纽建设方案、公交优先发展和私家车调控政策、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和停车场建设管理策略,以及交通智能化建设管理措施等,对于之前制定的交通规划查看落实情况,对不适应当前交通建设的予以修订,对没有落实的要探讨原因,以促进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和谐发展。
二、多层面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由各级政府部门、法制、新闻部门牵头,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部队院校等共同参与,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通过普法、学法、讲法、懂法等活动的开展,迅速扭转哈尔滨市交通参与者守法观念差、意识淡薄的状况,逐步形成人人遵法、守法,共创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建议从中小学生做起并在媒体上发布一些公益广告。
三、加快停车场立法工作。由于目前哈尔滨市没有出台停车场地方性法规,造成审批标准不明确,经营管理混乱,收费标准不合理,规划、建设滞后,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商家“画地为牢”自行设立停车场,但大多是只建不管理,制约了哈尔滨市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此,建议由法制部门牵头,建委、城管等部门予以全力支持,尽快出台相应的停车场地方性法规,以规范静态交通秩序。
四、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物价部门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停车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特别是应提高中心商业区的停车收费标准,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减少停车,以缓解中心区的停车压力。解决交通梗阻问题还要从规划、建设方面保证道路交通科学发展。合理规划商业布局,减少中心商业区的交通吸引;改善路网结构,调整交通流量;合理拓宽路口,提高通行能力;完善市区道路基础设施,特别是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建议把三环路建起来,在需要的地方搭建天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路外公共停车场。
五、要以人为本。一切交通设施的建设都应首先保证行人的安全与正常通行;对于交通秩序要实行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占道市场,虽然给交通秩序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可以服务百姓生活,不一定都要清理,但也不应干扰交通,应该学习一些城市的先进做法。
同时,专家还建议对于驾驶员非法进道、抢道等违章行为应采取宣传教育并给予重罚,这样提高了违章的成本,可以有效减少违章事件的发生;另外交警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也是有效解决交通梗阻问题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