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5日电 日前,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道办事处四史社区下岗职工胡万里的干洗店开张了,这个店,是他靠2万元的小额贷款建起来的,然而获得这份贷款,他没用任何抵押,是他所在的四史社区靠“信用社区”的信誉为他担保,他才获得的。
像胡万里一样,在四史社区已先后有2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依靠“信用社区”的信誉获得小额贷款扶持。而在香坊区,信用社区已帮助了近50名有创业意向和能力却缺少创业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梦想。
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在办理小额贷款时无力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的实际情况,2005年,哈市开展了信用社区试点工作。由劳动、财政、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对各社区依据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基础扎实、责任义务明确等方面,经过严格的考核,评定“信用社区”。被确定为“信用社区”的社区,可取消对贷款人的反担保要求,而由信用社区为辖区内申请贷款并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信用保证即可,信用社区与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签订担保协议。
今年,香坊区发挥信用社区反担保的积极作用,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和小额贷款“捆绑式”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创业培训作为小额贷款的前置条件,对有创业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再通过信用社区的信用担保为其提供贷款担保,从而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降低贷款风险。依靠发挥创业的“核裂变”效应,通过创业拉动就业,提高全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率。
据香坊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汪永久局长介绍,在香坊区100多个社区中,共有四史、菜艺等22个社区为评定为信用社区,先后有数十人通过了信用社区获得了小额贷款。2006年,该区共为446名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申办了小额贷款,按一名创业人员带动4人就业计算,将带动两千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