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电 2006年12月19日,双鸭山又一个大项目在省城哈尔滨签订合作协议: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与黑龙江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220亿,在双鸭山建设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煤矿和4×1000MW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这是双鸭山市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全力打造全省东部煤电化重要基地发展战略的又一壮举。
双鸭山煤炭储量居全省首位,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破解煤炭一柱擎天、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的难题,该市确立了走资源深度开发,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条路子,将大项目开发建设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采取超常规措施,延伸煤炭、钢铁、优质安全农产品三大产业链,着力建设全省东部煤电、煤化工、钢铁和优质安全农产品深加工四大基地。
2003年以来,双鸭山市开工建设和开发储备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分别达到了259项和294项,截至目前,已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利税63亿元,安排就业近4万人。
双鸭山一方面继续围绕矿产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实施煤转电、煤转焦、煤转气、煤转油和煤炭综合开发“四转一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及时探寻替代产业,把发展煤电以及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作为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一以贯之地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
大项目开发建设加速了双鸭山市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向“资源转化、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的目标迈进,2006年,煤炭、粮食的就地转化率已分别达到80%和90%;煤炭、粮食原字号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了15%,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率已降到27%;非国有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已占60%;煤与非煤的比重为4:6。6年间,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房地产、运输等相关产业,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协作,市矿联动、县场联合、银企联手共谋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目前,双鸭山已由资源型城市向区域性综合型城市转型。
大唐热电厂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