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水污染事件未对松花江和黑龙江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007-04-20 11:58: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雷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0日电(记者 雷蕾) 水污染事件未对松花江和黑龙江水环境及沿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今天,黑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6年度黑龙江省环境质量状况。

河流水质类别(%)

  松花江水污染未造成不利影响

  2006年1月1日至12月27日,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期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开展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期监测工作,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共获得各类环境监测数据4879个。同时开展了中俄界河应急联合监测,双方就分析结果达成一致。监测的水样、冰洋和底泥中的硝基苯、苯和苯胺均未检出,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未出现异常值,监测结果表明,此次水污染事件未对松花江和黑龙江水环境及沿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河流和湖库仍普遍受到污染,城市下游江段污染严重,枯水期松花江干流严重乏氧,支流水质明显劣于干流,多数水域的使用功能不能保证。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与2005年相比,枯水期、丰水期属V类或劣V类水体的河流长度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水期有所降低。影响湖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水质同于2005年。

10个城市日均值达标状况

  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2个

  城市空气污染特征仍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与2005年相比,由于全省大力推进城镇集中供热和区域联片供热工程建设,积极扶持有供热能力的企业扩大热源,实施拆炉并网,拆小并大,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由2005年的6个增加到8个。省辖城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变幅不大

  黑龙江省监测的13个城市仍普遍受到噪声污染,但多数城市处于较低污染水平,与2005年相比,声环境质量变幅不大。其中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需要安静的高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略增

  2006年,由于全省火力发电量增加,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增加1.6%,排放量为50.6万吨。由于哈尔滨市太平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3%,排放量为49.7万吨。2006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914.07万吨,比2005年增加751.44万吨,其中主要为煤矸石占38.50%,粉煤灰占31.94 %。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851.22万吨,比上年增加450.52万吨。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