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
东北网4月23日电 作为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市近年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形象和地位正在逐渐恢复和提升。
2006年,在哈尔滨的编年史上显得尤为重要。这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094亿元,占全省6216.8亿元的1/3。该市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8.7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4强。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9.5亿元。该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92.3亿元,相当于全省的1/2。
经过两次调整行政区划,哈尔滨的市区面积扩大到7086平方公里,是原来的4.3倍。面积不仅全省最大,而且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2006年,哈尔滨市有41项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位居东北城市第一;技术合同交易额13.64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六。2006年,哈尔滨市跻身全国旅游城市20强,城市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十强。
据统计,截至2006年哈尔滨市的国际友好城市已经达到20个。哈尔滨市冬季的冰雪节和夏季的哈洽会,以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经过多年培育已经成为该市的一张重要名片。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冰城举办,届时哈尔滨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