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24日电 32岁的何晶梅快人快语。这个来自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兴奋地告诉记者,因为年轻,脑筋活,她被选为了村支书。她是第一次做党代表,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
何晶梅说,她们村是全省唯一的柯尔克孜族村。有163户村民,养牛户就有150户,几乎家家都有牛,牛是她们的“铁杆庄稼”。她们把牛奶卖给光明乳业,旱涝保收,家家户户的日子好过多了。但何晶梅说,她来自基层,也带来了农民的3个期盼:一是新农村建设要“因村而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的支持力度;二是农村的债务问题怎样化解,政府部门应该有个说法;三是农业贷款的利率偏高,农民得不到喘息的机会,金融部门能否考虑将利率降低一些,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责任编辑:吕博